笔趣阁

布丁阅读>不如当身自簪缨什么意思 > 第一百五十三章 立春5(第1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 立春5(第1页)

此时距离正午饭点尚有一段时间,百姓多半都在忙活着各自的营生,坊间走动的人是不多的,然而这地界特殊,住的都是病人,这个时间,总该有些走动。苏令瑜考虑了一下,决定暂且不要打草惊蛇,先回大理寺,寻机接触接触那妇人走失孩童的案子,而后再借口来此。

这中间,还可以设法再查一查这里的事。一个大夫聚集病众行医问诊还不收钱,苏令瑜不信一点消息也走露不出。何况,她身边现在就有一个可能知道些什么的人。

苏令瑜没同白玉蔷卖关子,直截了当地问道:“你要是知道什么,现在就说。”

“不需要知道什么,猜也能猜到吧?”白玉蔷叹气,“我不在这阵子,你的脑子似乎没那么好用了。”

她文不对题地讲了这种话,苏令瑜也不恼,只是淡淡道:“不说就算了。”

白玉蔷摸了摸下巴,“还记得咱们在并州找的龙吗?”

苏令瑜眉头一挑,直觉让她警惕起来,“跟它有关系?”

“最后那个山包里挖出来的龙尸,你没看见。”

苏令瑜当时不在现场,后来也没有专程去一趟,确实没看见。白玉蔷把风声捂得很紧,传闻更是无从得知。白玉蔷微微笑着,此时周围看似无人,实则已被她安排的人手四面监守,确保她和苏令瑜交谈的每一句话,都落不进旁人耳中。

“那里头根本就没有什么龙尸。”

这答案,苏令瑜倒是不意外,所谓寻龙本就荒谬,能冒出那样一条长角的蟒蛇已是奇物,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那山包里的封着的东西,势必是有古怪的,至少不会如碑文一般奇诡又简单。是以她并没有接话,静等白玉蔷说下去。

“那山包里挖出来的,其实是众多珍禽异兽的尸体,基本上咱们听说过的,有延年益寿、疗毒祛病效果的东西,里头都有。那个所谓的风水师,其实最主要的身份,是帮李治四处搜寻秘方宝物的探官。碑文上提到的,能变成龙的蟒蛇,倒确实是有,咱们看见的那条就是,但它只是寿命长,个子大,头顶能钻出角而已,跟我们说的那种可以呼风唤雨的龙,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所谓的龙主更是无稽之谈了。”

虽然早就有所准备,但在亲眼看见山包里封存的东西的那一刻,白玉蔷还是深受震撼。

微明的天光之下,泥水中浮出的、扭曲的蛇体,被缝在蛇皮中的禽兽尸体把那张巨大的蛇皮撑出了诡异的形状。泥水中带着药,尸体久泡不烂,在接触了空气以后才开始迅速腐朽,白玉蔷和苏令瑜在洞穴中见识过的浓烈腥臭气味百倍释出,天空都似乎有了阴云。

当蛇皮里的东西都随着容器的腐烂被翻了出来以后,就连白玉蔷都按捺不住那种近乎本能的反胃。

“那种蛇虽然变不成龙,但在体型够大以后,蛇皮也会变得异常坚固,这时候只需要给它种上那种能寄生在蛇肉里的壳虫,它们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就能从几十只疯涨到几千上万只,把蛇肉吃空,但它们不会吃带着坚硬蛇鳞的蛇皮。吃空蛇肉以后,成虫就会离开蛇躯,留下一口十分完整的、靠人工绝对无法剥离出来的巨大蛇皮囊,用来盛装那些珍禽异兽和药物,放入湖水中封存,据说是长生药,能治百病。”

“…那这真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苏令瑜扯了扯唇角。

“没办法,皇帝嘛,人有权有势到一定程度,哪怕知道一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也会为了自己的欲望去放手一搏,因为他们输得起。”

这话倒是没得反驳,苏令瑜本身也对这种事没什么兴趣,她紧跟着问道:“那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她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猜到了什么。古来没有皇帝不求长生,除非是那种极度窝囊的皇帝。李治虽然文治武功都并不出色,但好歹日子过得很安逸,他当然是想活久一点的,在长生之下,他次要解决的问题想必就是疾病。头风是一种非常折磨人的病症,连平凡人都愿意为了根治它尝试许多办法,付出许多代价,更何况是皇帝。

如果有人能在长安城中聚集这么多头风病患施药,既不被查,也不被众多的人知道,势必是借了什么人的力。苏令瑜倒并不觉得这事也是李治干的,但幕后之人却多半是个要向李治邀功的人,借机而为罢了。然而如今随着李治的病重和武媚的掌权,朝野上下,风向转舵,那幕后之人是开始不上心,还是开始狗急跳墙,都不好说。

但总之,必定是开始出错了,才会让苏令瑜注意到这一切。

白玉蔷劝她别多管闲事,也就很合理了,无论是哪种情况,这都是一滩浑水,苏令瑜这种官场新人还是别碰为好。

看苏令瑜那漠不关心的神色,白玉蔷就知道她已经跟自己想一块去了,便没有赘述,微笑道:“阻止皇帝求医问药,是吃力不讨好的活计,我看还是算了吧?”

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刘宝伤不解其意,出声提问:“这跟皇帝有什么关系呀?皇帝又不住在这里。”

白玉蔷双手环胸,好整以暇地看着她,笑道:“皇帝当然不住在这里了。”

苏令瑜垂下眼睫注视刘宝伤,抬手拍了拍她肩膀,道:“不错,皇帝不住在这里。既然不住在这里,那关他什么事?”

这句话表示的态度很明确了,白玉蔷也只是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她陪着苏令瑜和刘宝伤走进主街,便拂袖作别,进宫排布她自己的事去了。

除夕夜才发的案,苏令瑜暂不好过问县衙,便想先回大理寺查阅卷宗,看近五年是否发生过类似的孩童失踪案。这一查,倒真让她查出了些线索。

刘宝伤起了兴致,也没回家,苏令瑜在门口给她买了碗馄饨,她就抱着碗进来边吃边看着苏令瑜翻卷宗。这碗馄饨吃得见底时,苏令瑜手指停在了其中一页上。

“三年前,这地方也丢过一个孩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