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古城。
《十三州志》曰,“西自湘江至东莱万里,故曰长沙。”
长沙府衙前的大街,便叫府前街。
从府衙东行百步,过了一个十字路口,有一座寻常的院子。
院子青砖黑瓦,朴素清静,脊上无兽,砖上无花,除了大门涂朱之外,不见任何装饰。
门口的廊柱上,挂着两块牌匾。
只就这两块牌匾,便可以让长沙府所有的官吏噤若寒蝉。
左边的牌匾是“长沙府巡按察院”,右边的牌匾是“长沙县巡按察院”。
这两块牌匾似乎有辟邪的功效,不论官民,远远地就避开三舍,不敢靠近。
辰时刚过,李步蟾从街口过来,抬头看看太阳,温暖和煦,如同长者。
今天是个好天气。
告状的好天气。
前面不远处,就是巡按察院,李步蟾请石安之止步,自己整了整衣衫,闭着眼睛预想了片刻,便抬步往察院走来。
找巡按御史申诉,本是一桩民间纠纷,石安之的官身,是不方便跟着过去的,否则性质就不对了。
到了门口,李步蟾看到“长沙县巡按察院”的牌子,不由得抬头往城西眺望,那里是一座城中之城。
那座城池格局极为广阔,占据了长沙城一半的面积,城中是大片的雕梁画栋,那是吉王府。
长沙县虽然是附郭县,但长沙不是湖广治所,县里原本不见得有察院,之所以有察院,就是为了察这位吉王。
李步蟾甩甩衣袖,昂首直入。
今日的他,又恢复了往日的装束,一身麻衣,脚下菅履,面带戚容,楚楚可怜。
察院只是派出机构,外面没有守卫,李步蟾进门之后,才被门房的仆役叫住,“兀那小童,这里不是你玩耍之地……”
“这位大叔,小子知道这里是巡按察院,特意来此找大柱史申诉冤情!”
李步蟾不慌不忙,上前行礼,说明来意。
“你?找巡按老爷申诉?”
门房虽然有些狐疑,却也没有多问,这里不是别处,别说是小童告状,再稀奇的事情他都见过。
何况,这个小童举止从容,还知道称呼巡按老爷的别名“大柱史”,自当有些来历。
他从门房出来,“且随我来!”
这座察院实在不大,除了一间正厅之外,就是耳房三间,右侧有廊通往后院,再无其它,一目了然。
李步蟾随着门房来到正厅,见厅堂上挂着一块匾额,“太岳执法”。
迎面从耳房中出来一个书吏,身上的衣冠虽然浆洗得干净,但衣领袖口这些地方有些发毛,已是有些旧了。
瞧他的神色,原本是要出门,见门房引来一个童子,问了来意,便又转身进屋,脸上倒也没有不耐之色。
重新坐下之后,书吏翻出来一张纸,询问李步蟾的情况。
“识字否?”
“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