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好放弃挣扎默认朱构握着他的手。
旁边的朱棣看了朱构一眼满是不解:我这弟弟今天是怎么回事啊?
“大师,不知你找我们有什么帮忙的事情?”
朱棣赶紧问道以探虚实。
道衍和尚下意识地准备施礼,才发现一只手被朱构抓住,无奈只好单手行礼说道:“贫僧想请两位殿下见一个人。”
不等朱棣应答,朱构已笑着说:“那简单啊,别说一个人了,十个八个也没问题!”
朱棣十分纳闷:这五弟今天这是中邪了?
朱构才不管那么多呢。
姚广孝这样的人才,怎么能够错过呢!一定要想法设法把这和尚带回京城。
即便日后不能为己所用,也总有可以使用他的人不是?老父也好,大哥也好,都少不了这样的帮手吧!当然了给老父推荐也就算了,大明可全是人家的天下。
就算推荐给大哥也行。
实在不行留在身边给自己支招也好!四哥嘛,年龄小暂时不需要谋臣辅助。
所以这一世,他一定不会再让大哥英年早逝。
只要大哥在,那四哥又何需姚广孝的帮助?
于是姚广孝就这样被朱构拽着手臂,尴尬不已地引着两兄弟来到了一座偏僻宅院。
路上行人投来的异样目光,朱构毫不在乎:只有我不觉别扭,那么别扭的就是其他人呗!
很快,在道衍和尚的带领下,他们见到了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一脸疲惫,好像数日不曾睡好一般。
“这就是我要向两位殿下引荐之人。”
道衍和尚介绍道,“这位是燕王殿下和周王殿下,您有何话都可以直接同二位说明白了,贫僧已经尽力帮忙,下面的谈话就交给你们吧,贫僧先行告退。”
道衍和尚看向朱构的目光里暗藏的意思分明是,人都带来了,是不是可以放我走啦?
然而朱构无动于衷继续笑着握着不松手。
"师傅,别着急,让他自说自话,我们只需静静聆听。
我与师傅初次相遇便如旧识,自然希望能够多陪伴左右。"
道衍禅师略显窘迫,却也无可奈何-谁不想接近如此人物呢?
眼见朱棣无意松手,道衍只能默默立于朱棣身侧,轻声诵出佛号。
眼前这位落魄青年注视着朱棣二人,犹豫片刻后问道:
"二位果真是燕王与周王殿下?"
朱楠拍胸担保:"绝对不假!"
青年依然谨慎,追问道:"可有凭证?"
朱棣冷冷瞥了他一眼,随手从怀中取出亲王玉符:"此物如何?"
看到那块玉符,青年再无疑惑,当即跪倒:"学生铁铉参见燕王、周王二位殿下。"
当听清此人姓名时,朱棣虽无特别反应,朱楠却大吃一惊。
铁铉?这不是日后四哥最强劲敌吗?靖难之役中,他坚守济南三月不降,智勇双全让四哥败退而归。
之后南征路线上甚至都要避开由他驻守的济南。
真是一代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