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云笑了笑,并非担心北平的条件艰苦,而是离开应天意味着远离了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以后相隔千里,只能靠书信传递思念了。
“王爷快回来了,趁这段空闲,咱们该置办的都置办好,到了北平有些东西怕是不好找。
你去瞧瞧,那摊子上摆的是什么货。"
“是,王妃。"
小丫鬟应声下车,走到李伟的摊位前。
“这是什么玩意儿?”
李伟一眼便看出这辆马车的主人定是非富即贵之人,忙上前介绍道:“姑娘,这是我做的香皂,洗手、沐浴、洗衣都能用,和皂角一样方便,但我的香皂不仅能去污,还能杀菌、护养肌肤,用完后还会留下持久的清香……”
他滔滔不绝地解说起来。
“你说话倒是很中听。"
小丫鬟先夸了一句,接着好奇地拿起一块香皂端详。
香皂装在一个精致的小木盒里,散发出一股淡雅的花香。
然而,当她看到标价时,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你这东西为何这么贵?”
“不贵不贵,物有所值嘛。
您看,这里有花香的,也有薄荷香、茶香的……”
李伟边说边指向旁边的水盆,“要不要试试?洗洗手就知道了。"
小丫鬟放下手中的香皂,走到李伟准备的水盆旁,按照他的指示先把手弄湿,再拿起旁边放置的试用品揉搓,很快手心泛起泡沫,随后冲洗干净。
用毛巾擦干后,她立刻感受到手上的清凉与舒爽,凑近一闻,果真有一丝香气萦绕。
“东西确实不错,不过价格还是高了些。
一块要两百八十八文,两块五百文。"
李伟将原价三百文略作下调,这也是现代商家惯用的策略——能卖九十九绝不卖一百。
徐妙云瞄了瞄小丫鬟的手,距离近了,也能闻到那若有若无的香味,而她的手也的确显得更洁净、更白嫩。
“东西是好东西,但不必买太多,就买两块吧。"
“遵命,王妃!”
小丫鬟点头应允,返回马车取钱后,来到李伟摊前迅速付款,取了两块香皂离去。
李伟接过五百文钱,内心稍感宽慰,总算有了开门红。
只要有人愿意购买,少赚一点也无妨,随着时间推移,总会有收益的。
他原本就没打算大量销售。
小丫鬟购完物品后随马车离去,这一天里,李伟仅售出了两块香皂。
但他并未焦虑,因为许多路过的人虽未购买,却详细了解了产品并尝试使用,他相信明日销量定会增加。
徐妙云带着侍女购置了不少商品,返回徐府。
因朱棣不在京城,她常居娘家而非王府。
劳累一天回到家中,她首先想的是沐浴更衣,正好可以试试新买的香皂。
徐妙云现年不过十丞相岁,放在现代不过是个小女孩罢了,但古代女子早婚,她十四岁时已与朱棣完婚,至今已五年。
别看她年纪轻轻,已是四名孩子的母亲,尽管年华尚浅,却透着成熟风韵。
侍女备好热水后,徐妙云在侍女帮助下脱去衣物开始沐浴。
随手拿起香皂涂抹于湿滑的肌肤,立刻产生白色泡沫……
(以下内容省略,作者对此不了解。
)
沐浴结束,徐妙云换上整洁的新装,顿觉浑身舒爽,仿佛洗净所有尘埃,肌肤前所未有的洁净。
且刚洗过的皮肤更加细腻柔滑,全身散发出持久的花香气息,远胜用花瓣沐浴的效果。
“此物甚佳,明日让人多购几块。"
徐妙云目光明亮,满意地低声说道。
即便这香皂价格昂贵,但作为魏国公之女、燕王妃,她并不缺这点钱。
多买些不仅能自用,还可馈赠亲友,尤其是家中女眷。
------------
乾清宫内,一名亲军侍卫毕恭毕敬地呈上记录李伟当日行踪的纸条,朱元璋展开查看一遍。
纸条上详细记载了李伟出门的时间、所做之事,甚至在家制作香皂的过程也有所描述。
“哼,这小子不务正业!若再过几天燧发枪还未造出,看我如何惩治他!”
朱元璋面色阴沉地说道。
他前两天得知李伟在家研究香皂时颇为不满,之前李伟也曾提起此事,但他未曾重视,哪知这小子竟真的动手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