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重生大明签到系统 > 第16章 丞相小人你终将自食其果(第2页)

第16章 丞相小人你终将自食其果(第2页)

退朝后,李伟与四位新晋大学士相聚一堂,虽然大家职位平等,但由于他是前任主管,又不懂谦逊为何物,众人仍隐隐将他视为首领。

“既然陛下已任命各位为大学士,那咱们今后便是平级的同事了,这些奏折咱们就分一分吧,每人负责一部分。"

李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对众人说道。

“理应如此,就请李大人分配吧。"

吴伯宗谦逊地说道。

“好,那我就来分一分了。"

李伟也不推辞。

王杰等人:……

“受累”这种话是别人客套的说法,自己说出来也真是够直接的。

李伟开始分派任务:“我一本,你一摞,你一摞,你一摞,你一摞,我一本,你……”

片刻之后,李伟面前只有寥寥几本奏折,而吴伯宗、王杰等人面前则堆满了厚厚的一摞摞。

“这个……李大人,这似乎不太妥当吧?”

较年轻的吴沉开口了,他并非嫌弃劳累,为天子批阅奏折也算是一种权力,他们只担心分到的任务太少,从不会抱怨太多。

“莫非你觉得给你的不够?”

“绝非如此,卑职绝非此意,只是李大人这般谦逊,让卑职有些过意不去。"

李伟愣了一下,没完全明白对方的意思,这是在拐弯抹角地讽刺我吗?

吴沉觉得李伟放权太多,自己有些不好意思接受,但李伟并不在意,毕竟只要没人反对就行。

“无妨无妨,就这样定了,咱们开始办事吧。"

几人按照规矩各司其职,李伟也开始艰难地阅读起来。

实在太难了!

不是因为他不认识繁体字,而是那些文言文晦涩难懂,更糟糕的是这些奏折上连标点符号都没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让他头昏脑涨。

好在之前有经验,这些人总算没有长篇累牍。

费了好大力气读完一本,李伟开始提炼摘要:

“震惊!公开场合下户部尚书竟被两男子压在身下……”

这是御史弹劾户部尚书铺张浪费乘坐轿辇的内容。

“惊呆了!昔日清廉自守的某位大人,今日怎成这般模样……”

这是年长官员因病辞官的消息。

……

经过一番努力,李伟总算处理完了几份奏章,主要困难在于阅读理解,而整理起来倒是很轻松。

至于采用标题党风格,他有自己的考量,说实话,他真的不想继续干了,每天这么早起实在难以承受!

时至未时,李伟便闲下来了,然而朱元璋已下令定下了下班时间,他无法提前离开。

想了想,他想起还有一个兵仗局的事务等着自己,不如趁空闲去看看,总比枯坐在此强,而且这里也没有电脑可以玩游戏或者上网冲浪。

------------

“吴大人,我出去一趟,有人找我就说我去了兵仗局。"

李伟起身对吴伯宗打了声招呼。

正忙着公事的吴伯宗抬头应了一声,没再多问,官场中擅离职守的事情并不少见,只要不影响工作就行,况且李伟身为文渊阁首脑,而且此次是奉旨行事,并非真正偷懒。

离开文渊阁后,李伟向侍卫询问了兵仗局的方向,随后出了午门。

宫廷深处是宫城,各色殿堂皆坐落其中,李伟工作的文渊阁便位于宫城午门旁,也算宫内之地,因此有了内阁之称。

宫城之外环绕皇城,皇城内主要是内廷诸衙门、亲军羽林卫、太庙及社稷坛等。

再往外,则是应天府。

所谓社稷,即土神与谷神,作为农耕文明之根基,二者对国家至关重要。

太庙祭祖,社稷祭神,这是古代封建社会的根本:以农为本,以伦常有序,有根基,有秩序,方能稳固统治如此庞大的帝国!

李伟晃晃悠悠出了午门,刚到门口便看到一位老者手持巨型“毛笔”,在地砖上挥毫泼墨,旁边还有一只水桶,颇似后世公园里的大爷模样。

起初茹太素觉得这般练习书法也蛮有趣,可没多久便觉不妥,原本规整的楷书已变成潦草的狂草,恨不得一口气写完百万字。

此情此景,让李伟忍不住停下脚步,笑着上前道:

“哟,茹大爷,您又在练字啊?”

正专注写字的茹太素抬头一看是李伟,顿时脸色铁青,放下笔指着李伟怒斥:

“丞相小人,你终将自食其果!”

“呵呵,老先生怎么动不动就发火,真是的!罢了罢了,我不与你计较。"

李伟干笑几声,不愿纠缠,吹着口哨转身欲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