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从到大明国师 > 第30章 御前斗法(第1页)

第30章 御前斗法(第1页)

腊月廿五卯时三刻,太和殿檐角铜铃在冷风中轻响。

严楼跪在丹墀之下,玄色官服膝头已被金砖沁得透凉。他垂眸盯着眼前三寸见方的青砖,釉面映出殿内烛火摇曳,恍若倒映着无数个明暗交织的朝局,怀中《火器改良图说》的棱角抵着肋骨,每一次呼吸都能触到纸面的纹路——那是他熬了三个通宵,用炭笔在桑皮纸上逐寸勾勒的心血。

“严爱卿,昨日所奏裕王通倭案,可还有实证?”嘉靖帝的声音从九龙沉香屏后传来,混着药香的气息在殿内萦绕。严楼抬头,见皇帝斜倚在龙椅上,明黄缎面的袖口露出几处暗斑,不知是药渍还是岁月痕迹。

他双手托举账本,手肘撑地向前挪动半步:“陛下,这是从裕王府账房先生处查获的交易记录。”展开泛黄的纸页,墨迹未干的批注在晨光中清晰可见,“嘉靖三十七年四月,倭国进贡火绳枪三千杆,注明月港交货,收方印鉴正是裕王府典宝所官印。”

殿内响起笏板相击的脆响。吏部尚书霍钧越班而出,蟒纹补子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区区一本账册,安知不是市井奸商伪造?陛下,严楼身为外臣,竟敢构陷皇嗣——”

“霍大人可知,倭寇火绳枪的有效射程是多少?”严楼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像冰锥刺破暖雾。霍钧的话卡在喉间,脸色青白交加。严楼直视对方,继续说道:“据臣实测,倭国火绳枪在晴日无风时,可及一百二十步外;而我大明神机营现用鸟铳,射程不过八十步。”

此言一出,殿中诸臣交头接耳。严楼从袖中取出半截枪管,铜锈斑驳的表面还缠着未燃尽的火绳:“这是上月在台州卫所缴获的倭寇火器,膛线刻痕比我军多两道,火门孔径小三分。”他叩击枪管,清越的响声在殿内回荡,“正因如此,他们的射速比我军快七息,射程远四十步。”

嘉靖帝撑着龙案坐直身子,目光落在枪管上:“严爱卿的意思是,裕王通倭,是为了换取火器?”

“正是。”严楼膝行至丹墀边缘,抬头时额头已沁出细汗,“倭寇屡犯东南,看似船坚炮利,实则仰仗我朝内奸输送粮草器械。裕王名下严州商行,十年来以丝绸茶叶换取火绳枪、硫磺、硝石,累计交易火器逾万件——这些,账册里都写得明白。”

霍钧突然冷笑:“数据详实又如何?严楼通晓番邦火器,怕是早与倭寇勾连!”他转身向嘉靖帝拱手,“请陛下先查严楼通倭之罪!”

殿内气温骤降。严楼盯着霍钧颤抖的指尖,想起三日前在城西破庙,正是此人的亲随试图焚烧账本。他深吸一口气,从袖中抽出另一卷图纸:“陛下,这是臣耗时三月绘制的《火器改良图说》。”展开图纸,墨线勾勒的枪管剖面图上,红笔标注着“加厚膛壁”“缩小火门”等字样,“只需改良三处,我军火器射程可增至一百五十步,射速提升三成。”

嘉靖帝的目光落在图纸上,殿内寂静如坟。严楼知道,此刻每一道呼吸都可能决定生死。他想起在浙江沿海,亲眼看见倭寇用火绳枪扫射百姓,孩童的血染红了沙滩——那些画面,此刻都凝在图纸的每一道线条里。

“严爱卿如何知晓改良之法?”嘉靖帝的声音轻了些,带着探究。

“臣在仁和县任师爷时,曾解剖过十二具倭寇尸体,缴获过十七件火器。”严楼叩首,额头抵在冰冷的砖面上,“每一件兵器,臣都与工匠拆解研究,记不清磨坏了多少把刻刀。”他抬头,眼中映着皇帝惊讶的神情,“陛下,并非倭寇火器天生厉害,是我等太久未睁眼看看外面的世界。”

霍钧还要再强行辩解几句,嘉靖帝已然不耐地挥了挥手,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呈上来。”太监毕恭毕敬地将图纸捧至龙案之上。

皇帝的目光紧紧盯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手指下意识地轻轻摩挲着龙案边缘。严楼眼角余光瞥见徐阶静静站在班列之首,掌心微微攥起——那是他们昨夜反复商讨定下的最后一道杀手锏。

“霍爱卿,你可曾亲眼见过倭寇火器?”嘉靖帝突然发问。霍钧顿时僵立当场,冷汗瞬间浸透了官服,结结巴巴道:“臣。。。臣不曾。。。”

“不曾见过,便敢信口雌黄说严爱卿通倭?”皇帝的声音陡然冷厉下来,犹如寒冬朔风,“裕王府账册、倭寇枪管、改良图说,人证物证俱全,你还要如何狡辩?”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跪叩声。严楼面无表情地看着霍钧瘫倒在地,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涩。他心里清楚,今日朝堂上的这场胜利并非终点,而是更为危险艰难旅程的开端——当他毅然决然地把火器数据摆上朝堂的那一刻,就等于将自己无情地推到了所有保守派的对立面上,未来的路,注定荆棘密布。

“严楼。”嘉靖帝的声音传来,严楼猛然回神。皇帝看着他,目光复杂:“朕命你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领火器改良事宜。若能成,东南百姓少些死伤;若不成。。。”他顿了顿,“你该知道后果。”

“臣定当鞠躬尽瘁。”严楼重重叩首,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然。殿外传来晨钟,撞碎了殿内的寂静。他起身时,看见阳光正从殿角的琉璃瓦上流淌下来,在《火器改良图说》的图面上镀了层金边——那是希望,也是沉甸甸的责任。

退朝时,徐阶不动声色地与严楼擦肩而过,袖口轻轻拂过他的手腕。严楼瞬间领会,这是老阁老给予的无声赞许。

他望向殿外雪地上凌乱交杂的脚印,思绪飘回昨夜书房。烛火摇曳,自己的影子与图纸上的火器轮廓重重叠叠。

在这暗流汹涌的朝堂,证据与较真才是立足根本。

宫门外,北风呼啸卷着残雪,严楼摸着袖中微微发烫的图纸,嘴角浮起一丝苦笑。

御前这场斗法他虽赢了,可前路漫漫,真正艰难的硬仗,此刻才刚刚拉开帷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