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瀚海长风 > 第101章 多方势力(第2页)

第101章 多方势力(第2页)

那时,他的亚风便可以推出自有本土化机型,迅速反客为主。

到那时,还会有谁记得,当初这套体系是靠VENSYS起家的?

当然,如果合资公司一路走得顺畅,麦麦提也早备好后招。

引入风投基金,把盘子做大;待时机成熟,再以资产置换、股权重组的方式,让亚风作为技术和供应链服务平台,低成本入股新体系。

这样一来,哪怕最初他只是个挂名的小供应商,到最后,也能堂而皇之地成为核心股东,真正完成布局的洗白与转身。

——

麦麦提这边和VENSYS谈判进展得顺风顺水。

那边王曦权的情况就没有这么轻松了。

吴俊然那天带着他一路奔到Fuhrlnder公司的总部。

初到时,Fuhrlnder公司的接待异常周到:啤酒、香肠一样不落,桌上还摆着中德两国的小国旗,气氛热络得像是老朋友重逢。

可真一开谈,空气里立刻多了几分硝烟味。

起初,这股火药味还不算刺鼻,直到王曦权在文件上郑重其事地划出两条底线,谈判桌上才真正燃起了火苗。

第一条——坚决不同意Fuhrlnder每台机组抽取5%收入分成的提议,必须一次性买断技术。

第二条——一定要改动机型设计,以适应中国辽阔却风速偏低的区域,绝不能拿着在德国丘陵地带跑的欢的小机型直接照搬。

Fuhrlnder的高管们一开始笑得还挺绅士,皮鞋蹭着地面轻轻转圈,桌下的小动作不断。

但当翻译把这两条要求一字一句地念出来后,气氛顿时冷了几分。

前一条,谈得倒还算顺利。

Fuhrlnder的高管们一番推搡后,最终点头同意,将整套机型技术打包转让给海滨重工。

可后一条,就像踢到了马蜂窝。

Fuhrlnder的技术负责人脸都黑了下来,会议桌上气氛一度凝固。

因为问题的根源,并不在Fuhrlnder手里。

严格说来,这些机组技术虽然打着Fuhrlnder的牌子,但整机设计其实出自奥地利的Windtec公司,而叶片设计,则是德国老牌Aerodyn公司的手笔。

想改机型?可以啊,你得去找Windtec;

要动叶片?那得Aerodyn点头。

Fuhrlnder的谈判代表当场摊手:“我们卖的是成品,不是随便拆开来的拼图。”

吴俊然当时一听就急了,想现场怼回去,被王曦权一把按住。

“听清楚了,人家不是不改,是改不了。结构问题,硬扯也没用。”

王曦权压低声音,在吴俊然耳边提醒。

在国际谈判桌上,这种"层层外包"的技术结构其实很常见。

谁掌握源头,谁就握着定价权和生杀大权。

如果贸然在Fuhrlnder这里硬扛,只会两头受气,白白浪费时间。

王曦权当机立断,改了策略。

当天晚上,他带着吴俊然没回酒店,直接杀去慕尼黑,设法联系到了Windtec的人。

又过两天,他们转头赶往布雷梅港,拜访了Aerodyn的工程总监。

这一路,辗转德国南北,白天谈判,晚上啃技术资料,累得眼睛都快睁不开,胃里全是啤酒和冷肉的味道。

但王曦权清楚,如果不从源头解决,哪怕把Fuhrlnder的技术买回去,也是水土不服,干不过中国辽阔而又多变的风场。

在Windtec那边,他提出要定制一款适合低风速区的变桨控制逻辑与优化主控器的调整方案,以提升在弱风条件下的发电效率;同时缩小机组自重,以降低塔筒和基础造价。

Windtec最初推三阻四,嫌麻烦,但最终在“项目量巨大”的诱惑下,松了口。

“可以谈,但要加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