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着那样美好的生存环境,我们又会继续繁衍后代,资源就更加稀缺,矛盾加剧,冲突升级,还是走向了毁灭。
要是环境不好,少了一代,少了那些牛马,我们的发展好像又慢了下来,人口逐渐减少,最后人人都不愿生育,这又是一个毁灭之道。
“形势”变了,我们的心变了,这个美好的理想没变,但根本上难以为继,或许已经有着一些人正在寻找出路。
五百年后,某位毛性英雄或许不再是中国的开国功勋,而是上一个国家的开国功勋。
那个时候,会有人再赞誉他吗?或许会吧。
看到每一个政治老师都在避讳某个十年阶段的历史,这让我反而对这个时期的历史有了臆测。
现今想来,一个人怎么会没有问题?
而其感情不专一,就不能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要把我们带入到那个时代,才能明白一些事情。
他可是为了我们的生活在拼搏啊,窃以为其之一生,前超数千年之古人,后胜万古之来者。
李克不断地拼搏,为的不是什么名,也是名,一切人的一切行为,归根到底都是对自己愿景的一种表达,他就是一个小人物,不过想变得更加强罢了。
形势变了,他也在思索,虽然最终放弃了,那是生命的自然毁灭,是个人无法逆反的,当然,第二卷新种族才会登场,想要等到新种族大放异彩,需要的时间绝对是很长的。
感情方面,主角可以说十分随缘,我想这也是现今大多数人的想法,符合时代特征。
………
矛盾在充斥着四方,从未停止。
一切逆矛盾的行为都只能是昙花一现,而我现在正在享受着部分美好,自然要努力维护美好,争取促进美好。
作者自认为也是浅陋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确实蕴含着巨大的智慧。
但是作者又不完全认同马克思主义,认为其中的部分思想和作者的世界观有所不同。
先从世界起源来说,他认为世界的本源起源是物质。
按照作者的理解,这就是说得好听点的说法,毕竟中国人总是能拥有着词语去美化各种事物。
依我之拙见,物质,什么是物质?就像我之前所说的,人是物质,动物是物质,微生物是物质,一切的一切都是单物质或者是各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体。
那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说我们和小猫小狗没有本质区别,和苍蝇蚊子没有区别,和蚂蚁屎壳郎没有区别,只不过是我们的排列组合有所不同。
这一点,又有几个人承认呢?
如果承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对我们的同族痛下杀手?
甚至那些土地,为什么要受到人类的耕种?它们同意了吗?他们想吗?
显然这在我们的心中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或者说这和我们种族是相互排斥的。人就是人,其他就是其他,于种族而言,你对他们就是恶人,无法改变。
种族之间巨大的差距和隔阂,所以才会有几千年的神化色彩,窃以为说为物质完全没有问题(因为这玩意包含了一切,能有问题就怪了)。
只是对于我们种族而言,对于人类而言,没有必要。
另一方面,据恩格斯先生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我们知道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
我认为恩格斯先生终究是没有完全走出了自己的人类社会。
依据当今的知识,有些动物,如乌鸦、大象等,又能够简单地制作并使用工具。
在这个问题出现的同时,我们知道通过恩格斯先生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体质、大脑以及社会行为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现代人类的各种特征?。”
那么,脑是人类独有的吗?显然,有些动物都有着脑,不过没有人类发达罢了。
那换一句话说,爱因斯坦,他的大脑和我们不一样,那我们如果能在他面前,他能不能觉得我们是那些飞禽走兽呢?
显然不能,有人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简单来说,每个人都会体恤他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那是你觉得他先是一个人,你的同类,然后才会共情,也不是要体恤帮助别人。
只是在心中想了一下:“我去,这个人怎么过得这么惨,这不是人,你应该有个人样。”
所以,帮助了他人,其实是帮助同族,帮助自己认知中的同类人,而不是自己所拥有那种爱心。
或许是作为群体动物的帮助,或许是心生怜悯,但不应该有爱心,因为有爱心的人无法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生存,必然走向毁灭一条道路。
为什么?去医院、法院、民营企业看看,每每看到一个普通人那种无力的感受。
看看兰世立的一生,心中总是不平的,一切人在权力面前都是虚妄,都是假的,如同空气一样,不需要任何的付出,随意取用。
所以,我塑造了一个李克的人物形象,他的前世是一个很痛苦的人物,他是一个充满悲情的人物,他是饱含冤情的,是朱令和兰世立二人的综合。
(这是必须的,为什么呢?没有经历过巨大的创伤,很难艰苦奋斗,很难为了所谓的道,去争一个头破血流。)
在主角获得了面板的时候,他就注定不是普通人,神启在他小时候养育了他,无名的收徒、苏野的献祭…关键时候的各种事情,都是天道布局的一部分,在第二卷,天道才会和他的羁绊真正地脱离。
………
有人剥削他人其实也不足为奇了,剥削他人最根本的要件就是放下自己对于被剥削者的同情。
或者说,不认为剥削者与自身出于同一生命层次,在他们的眼中,他是人,你只不过是一个名义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