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玄幻我靠着收集功法长生 > 第98章 源泉之始终(第2页)

第98章 源泉之始终(第2页)

对于上面的问题,我不知道会不会灭亡,但我知道在历史上每一个盛世,永远都会打着人人平等的旗号。

东西方哲学家都有一个观点,那就是人们一直有一个朴素信仰--平等。

这是很恐怖的东西,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很不符合统治者利益的。

所以看三国时期,不能什么都说诸葛丞相好。

所以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是一个很矛盾的人。

在他活着的时候,为了北伐,牺牲了很多人的利益,那是真的做到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那是平等地剥削整个蜀国的民众。

而在他自己过得怎么样呢?过得也不好,去世的时候只有薄田五十亩和八百亩桑树林。

这个好像很多,但是,要横纵对比,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官员能够像蜀国的官员那样节俭,那样一心。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那些失败者,很少有一个国家的丞相遗产只有这么一点。

民众有怨言,但是看到丞相都这样了,你也不能说什么,丞相也就是一个富一点点的平民了。

到丞相去世的时候,刘禅开始了搞土木,开始了享乐,那就不行,百姓就开始了怨言,但是刘禅这个人,从帝王的角度来看,历史上比他奢靡的皇帝多了去了,他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就是不行,先前平等的思想在丞相时期就广为流传了,那后来人们就开始纪念丞相了。

说近的,毛时期,那个时代确实很穷,甚至有着人吃树皮的传言,这在我们这个年纪来看,已经无法得到真正的历史真实。

但是,我根据中国这个所谓的伟大历史来看,吃树皮之类的生存应该是老传统了。

根据各种历史的考证,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现在的生活,确确实实地超越了曾经有记载的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那为什么你还感觉不满呢?

接下来的,大概就相当于丞相去世后的刘禅时期了,开始了奢靡,而且速度很快,再加上品类丰富,严重地让每一个人感受到了不平等,所以现在的、以前的社会对于富人,多半还是有着自己的怨言的。

你说知识,就好比天命一样抽象,就无异于把有钱的人都比做天上的星星,注定了就是要有钱,那大部分底层人就注定了穷凶极恶、穷困潦倒?

在社会财富极大富裕的今天,后天的培养反而变得更为重要,但是人的一生到底是有限的,知识的获取也绝对是有限的,绝对没有成千万倍的差距。

同时,我不认为人可以完全用知识来衡量财富,不然的话有些“人才”恐怕和一些老百姓一样穷困潦倒。

主角不会有着超乎一切人的认知水平,相反,很普通,很多时候,只是有力量去解决事情。

而在他的心中,对于平等这个观念,始终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因为主角就是既得利益者,纵观所有的小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为了符合人类大体的美好诉求,会稍微偏向平等一点,但更多的,也存在着真实的压迫,他不会去改变。

………

平等的思想早就是人的朴素愿望。

中西方历史上,有很多人认为外国历史没有我们先进的快,特别是迷信的时期,也就是秦王朝的开端,对比西方是早了很多的,甚至说五六百年的也有。

但是实际上,这个东西经不起推敲,东西方在近代以前封建的历史我认为本质上和奴隶社会的差距就是那个微薄的小小蛋糕能够落到下面了。

国外学者也会辩证法,他和你辩啊?他也觉得你大秦那样的律法,也没把人当人看,就是奴隶社会,怎么样?

包括中国古代王朝,一直到清代以来,人民一个是担负徭役,免费打工,一个是担负赋税,这是不可避免的。

真说起来,哪有什么明确地划分?

所以古代的一切都是不值得歌颂的,李世民那个“仁君”在魏征上奏疏要他体恤民力的时候,他还说了一句要是不征发民力,那民众就会清闲,那不行啊,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平等地厌恶迷信时期的任何一位君王。

而在如今,在我们的伟大国家,是没有阶级的。

同时,也就是没有阶级,所以工人罢工是我们国家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如果你罢工了,你就是违法。

但是你要是独自走到工厂,走进人民群众,成为人民群众,你就不那么觉得了,反而觉得很多东西是在搞笑,脱离了现实。

就如苏联,其就是打出“自由”二字,变了国家。

短期以来,不可能有人能有那个实力和威信,打出资本主义的旗号。

而所谓的资和社提出的各种美好的,所谓的自由发展,平等互助,在李克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

为什么?因为这个大世界就是竞争的,一个人觉得一切都是平等的,那他多半是上层人。

主角是一个诸葛丞相似的人物,半独裁统治,却做不到如毛一样的生活,他自私也好,贪婪也罢,对于那些敌人的灭绝残忍,他是不会感觉到任何的痛苦的,也不会有着任何的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我相信,人民的认知程度不同,这是一个层次,人民的生存环境、薪资待遇不同,这是又一个层次。

故而,在现实之中,其实没有人认为万物皆一样,小至人类,大到宇宙,任何事、物其实都存在着差异,没有绝对的公平。

在当今,我反而认为社会主义其实就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对于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我们其实没有达到。

国家现在勉强说着自己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在一些方面有所夸大其词。

其存在着巨大的漏洞,我想马克思先生和恩格斯先生当年也没有想到他之后居然会有人拼了命的找工作,为了一份微薄的薪资,要用尽各种的手段。

所以,窃以为它这个理想必须要无数个人去填,因为它设想每一个都不会存在着利益的冲突,所以才能延续下去。

同时,我们以史为鉴,以当下为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