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古人看我做历史考研真题作者向学者 > 第23章 手工业魏晋唐(第3页)

第23章 手工业魏晋唐(第3页)

[还有对茶叶过敏的呢?]

[对什麽过敏的都有,去查一查过敏源就知道了。]

明,洪武十四年(1381)。

朱元璋对喝茶无感,不管是唐朝的煎茶法还是宋朝的点茶法,他都没有兴趣。他平时也不大爱喝茶,只有偶尔困乏的时候才会喝上一点。

游牧民族需要茶解腻促消化,汉人又不需要,朱元璋无法理解那些嗜茶如命的人。不管怎麽样,茶很赚钱,朱元璋利用茶引吸引了不少商人向边境运粮。在老朱的逻辑里,茶挺有用,所以茶是好东西。

【再来说一说唐朝的造船业吧,我国的造船业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前面朝代造船业肯定有所发展和进步,但书上没有,只需要有时间看一看有点印象就行,我就只说唐朝的了。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唐朝先进的造船技术,包括船板铁钉钉连法丶石灰桐油填塞船缝丶船模造船和水密隔舱等;以及荆南一带出现的用脚踏动两轮前进的轮船[2]。】

[造船业商朝居然就有了?]

[不要小看我们老祖宗的好奇心,那麽大一片还在那儿搁着,谁不想知道海外是什麽?]

[海外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有山是真的,但真不是仙山。]

[那是什麽山,火山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说是火山也没毛病,活火山丶死火山丶岛上的火山和海底看不见的火山应有尽有。]

汉,元狩二年(前121)。

刘彻叹了口气,又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寻仙暂且不急,先让人研究一番造船吧,以後想寻仙了倒也便宜。

明,嘉靖四十年(1561)。

朱厚熜:懂了,海外确实没有仙人。

朱厚熜:天幕,天幕,如何上天寻仙呢?

【再然後就是造纸业了,从西汉出现纸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再到唐朝已经过了五六个世纪,这段时间中有三百六十九年处于超级大动荡时期,纸的发展必然是微小而默默无闻的。到了唐朝,发达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推动了造纸业的发展,哪怕经历过安史之乱,造纸业也不改其繁荣。唐後期的造纸业比唐前期更为发达,由于原材料産地以及北方战乱的影响,唐朝纸的重要産地都在南方。着名産品有益州的麻纸丶浙东的藤纸丶韶州的竹笺丶宣州的宣纸丶扬州的六合笺丶临川的滑薄纸等[2]。】

[感谢祖龙。]

[感谢祖龙。]

[大一统是祖龙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産啊!]

[是啊,如果没有祖龙,很难说华夏经过四百多年的分裂之後不会一直保持下去。]

[真的很难说,毕竟华夏也曾经有过诸侯林立的时期。]

[夏商周:你报我大名不得了?]

[怎麽会没有卫生纸呢?]

[这话题跳的也太快了吧。]

[人家那叫草纸~]

[就是擦屁屁的纸嘛,嘿嘿嘿!]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嬴政挑眉,心情挺不错。

唐,贞观十年(636)。

李世民若有所思,大一统啊,天幕曾经多次提到过,它的确很重要,无怪乎後世之人如此崇尚秦始皇。

宋,开宝三年(970)。

赵匡胤暗暗为自己加油打气,大宋迟早是大一统王朝。

【当然啦,也不能忘记纺织业。不过唐朝纺织业没什麽好说的,需要记的也只有南方丝织业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超过北方这一点,这时候的丝织业的布局终于和我们的常识一样啦!】

[我知道!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开发。]

[真神奇,小辰不说我从来不知道唐朝之前北方居然也有丝织业,还发展得不错。]

[原来是战乱影响啊,我还以为是唐朝温度降低了,北方没有原材料了。]

[有一点影响吧,应该主要还是战乱。]

[对啊,安史之乱把长安糟蹋成什麽样子了。]

[唐玄宗父子真的是骚操作一波跟着一波,服了。]

唐,贞观十年(636)。

李世民被气得肝疼,一部分是因为唐玄宗,一部分是因为天幕。天幕总是动不动就提一下安史之乱,却又不多说,隔靴搔痒,使他如鲠在喉。天幕怎麽就不多说一点呢?再多说一点也好啊,不要总打擦边球。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

李隆基却是不敢生气,他和李世民正好相反,只希望天幕能少提安史之乱和唐玄宗等关键词。他承认他之前确实有那麽一点飘,但至少他和还没有发生的安史之乱真的没有多大关系,他好冤啊!

张九龄也很愁,如果陛下不知悔改,天幕多提几句糟糕的未来也无可厚非,只是陛下已真心实意地知错并付诸了行动,再拿天幕世界所在的未来对标陛下着实不好,非常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以动摇大唐根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