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娥好奇的问:“年糕儿,你们去找郑记者,结果咋样啊?知道咋拍广告了吗?”
年糕儿十分淡定的说:“知道一点,没那么担心了。”
常娥又问:“那接下来广告咋拍啊?”
年糕儿:“去电视台问问拍广告的价格,找人拍。”
“郑伯伯说他认识一些拍广告的人,他回头帮我打听在电视台找人拍多少钱,从外面找人拍要多少钱,看看哪个便宜,总归会让我满意的。”
嫦娥:“哎呀,进过城到底不一样,年糕儿就出去一趟,就啥都知道了。”
年糕儿摆摆手:“没啥,总要对得起路费啊!”
常娥:“……是呢。”
常娥:“年糕儿,咱们的广告啥时候能上电视啊?”
“批商城里的人到处都在传,说以后咱这边拍广告会把他们都拍进去,家家户户都在收拾门头,想把门头弄好看一点呢。”
年糕儿说:“他们再咋收拾,到时候也没办法把每个门头都拍上啊,只能找一两户代表的人家,还得看拍广告的人咋想的。”
“我可没答应他们把每一家每户门头都给拍进去,他们回头弄好看了现没拍进去,还说咱说话不算话呢。”
常娥:“我也这么说啊,我说确实听说要拍广告,但是没听说一定要把大家的铺子都拍进去。”
“一共才几秒啊?真要都拍进去了,还有打广告的时间吗?”
年糕儿看了常娥姐姐一眼,咂吧了两下小嘴:“常娥姐姐,广告的时间可能要加长一点。”
“郑伯伯说,咱们之前想的三秒钟的广告,没办法念完整所有的广告词。”
常娥感慨,“这么说的话,这钱是没法省了。”
年糕儿:“我跟干爸都讨论过了,这是该花的钱,省不了的。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呢,这可是生计啊!”
“……大不了,再想法子跟凌寄借一点。”
顿了顿,年糕儿又说:“就是不知道凌寄还能不能借出钱来了。”
年糕儿嘴上跟凌寄说再借一点,实际上年糕儿现在已经不需要借钱了。
随着商户的纷纷入住,房租慢慢收上来了,都被存到了银行里,攒一块的话,那也相当的收入了。
只是这个钱现在还不能动,因为后续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年糕儿现在就盘算着拍广告再花一笔。
等广告上了后,商城开业,先把商城后续工人工资的钱留出来后,再慢慢把凌寄和年老爹以及年老爹从爸爸妈妈那边借来的钱还掉。
年糕儿自己心里有个小账本,有事没事就盘算一下哪笔钱应该怎么花,哪些钱必须现在花。哪些钱可以往后拖一拖。
最关键的是,她还得保证小老板批铺正常运行。
小老板批铺要经常进货,那些货有的能压一个月,有的不能压,这些还得盘算怎么才能让现有的钱够用。
年糕儿开始还会挪用一下,小老板批商城的款临时挪用到小老板批铺。
结果有一次跟工商所的伯伯们聊天,年糕儿意外得知这样的挪用会导致账目混乱后,年糕儿以后就不敢挪用了。
年糕儿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抓着她几根稀稀拉拉的小黄毛犯愁。
她不明白,怎么生意越好,为钱犯愁的地方就越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