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小山压大山
二月初,根本就不是一个适合出征的时期。
无论是在漠北,还是在辽东。
漫长的冬季还未过去,虽然已经不再有纷飞的大雪,但是春未暖冰未化。踩在结实的冰土之上,寒气便会从肆意地从裤管钻入,侵蚀腿脚,而后漫延至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
在这样的天气中长途跋涉,一不小心便是冻僵冻残的结局。
是以,这支已经成为孤军的队伍,走得极为缓慢,每过一个时辰就得停下来,烧堆火将冻僵的身子烤过一番。从迁民镇出发,六天时间,走了不到两百里。如今,刚刚抵达锦州境内。
这条被后世称为“辽西走廊”的沿海通道,其实并不适合行军。
一边伴山,一面临海,只留了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以通行。
当年,曹操北征乌桓,顺此道走至一半时,突遇暴雨,泥石流顺山间滚落,完全堵住道路。曹操被迫向西拐入山间,顺小道才得以抵达乌桓。
此时行军,倒不惧有泥石流的威胁,却得担心路面的冰滑。
好在,耶律希亮也不急着赶路。
因为到底要去哪,他还没想清楚。
前方有什么会等着自己,他更不知道。
又是日落时分,将士们开始在背风处安营,也没人有心思再去扎寨。
没有驮马,每个人身上带的东西只是最简单的行装,连营帐也是属于最简陋的那种。五个人挤在一顶单人帐篷之内,已经凑合了数天时间。
虽然这样可以有效抵御夜间的寒冷,却终究让人心生沮丧。
再这样下去,就算不遇敌,士气恐怕也会渐渐崩溃。
更让人烦恼的是,军中没粮了!
六万将士,兵分十路,每个人只给了五天的干粮。其他部的人马早早钻入山林之中,顺着有山村的位置,将展开肆无忌惮的借粮行动。
只有耶律希亮这八千兵,始终沿着傍海道而行,前看不见村,后寻不到店。
但是,终于快到了锦州……
锦州始建于辽,属中京道。金改属北京路,如今属大宁路。
此地驻军虽然不多,但也有三四千人马。在没有友军配合,没有攻城器械辅助,没有后勤支持的情况下,凭他们这些人,即便数量远超于守军,也根本啃不下这座城池。
更何况,攻打锦州,这是准备公然造反吗?
这八千士卒,虽然被赶离大都,可是他们的家眷都还在被监控之中。
他们已经被朝廷被这个国家抛弃,很可能自此走上一条不归之路。他们可以不珍惜自己的性命,却没人敢不珍惜家人的性命。
被人抛弃的感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你被为其奋斗一生的朝廷抛弃之后,家人的生活却得不到保障、家人的生命依然受到威胁。
果然被姚燧不幸而中,如今的朝廷,面对危机时只会选择一条献祭汉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