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清黎才想起这个年代你光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你想要的东西。
这可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过度时期。
票证还存在。
不过只要去黑市或者高价也能买东西。
“哦,那个我没有票,我去黑市看看。”
曲清黎实话实说。
李老太把手往裤兜里一插:“花那冤枉钱干啥,
我们家都在上班,又在厂子里吃,
票多,以后要是不够用就来找我拿。”
说着掏出一个碎花手绢打开从里面抽出了十来张不同的票塞到了曲清黎的手里。
曲清黎握着票心里暖呼呼的。
这年代虽然物资匮乏,但是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深厚啊!
“谢谢嬢嬢!”
李老太把曲清黎送到大门口:
“明天我休假在屋里等你哈。”
“好的。”
保安大叔一看这姑娘原来要找的是伙食团的李建军啊。
冲着李老太对曲清黎的态度就知道是亲戚。
态度马上好了不少。
回过头一想哪里不对劲?
这姑娘不是说她二舅腿摔了么?
可刚刚他还看见人家好好的。
想不通,太打脑壳了,干脆不想了。
曲清黎揣着钱和票心里期待着在八十年代的第一次购物体验。
厂子外面已经是一条成熟的街道。
也有个别的小商贩依靠厂子人多摆起了小摊。
这一带相对论来说要安全得多。
不比市区那些地儿执法人员多。
不过眼睛还是时刻盯着来往的路人。
曲清黎打定主意如果明儿和伙食团搭上了线,
那以后自己卖黄鳝就是卖给国企的,就安全了。
和投机倒把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至于摆摊再观察观察。
问了路直接去了供销社。
远远就看见“供销社”三个字。
是三间大瓦房,红砖砌墙,大玻璃,窗框是木质的。
绿色的漆面被风吹日晒,有些斑驳。
即便如此,在当地也是像王府井一样的存在!
穿越前习惯了逛大润发,永辉的曲清黎看着供销社的陈列很是不习惯。
朝着商品扫视了一圈,发现很多东西的叫法和自己知道的不一样。
肥皂叫洋碱。
火柴叫洋火。
煤油叫洋油。
钉子叫洋钉。
气球居然叫洋茄子!!
曲清黎不由感叹,建设美丽华国匹夫有责啊!
当然了未来四十年的华国要啥有啥,
不必再在物品名字前面加个洋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