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朕真的不务正业笔趣阁 > 第723章 日月幽而复明可一些火种已经熄灭(第1页)

第723章 日月幽而复明可一些火种已经熄灭(第1页)

第723章日月幽而复明,可一些火种已经熄灭

沙阿买买提要给阿克巴的孩子们办理入学手续,在礼部嘲讽了泰西遣大明特使黎牙实,说泰西总是如此的忘恩负义,大明帮了那麽多,结果葡萄牙却忘恩负义,居然嘲讽大明皇帝的节俭。

节俭是一种美德,虽然沙阿买买提做不到。

这件事沙阿买买提也写到了奏疏里,朱翊钧看过《海外闲谈》这本杂报,对葡萄牙发生的事儿,非常清楚,海外闲谈的笔正没有忽悠人,事情的确如此,但朱翊钧对此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因为一直以来的偏见教育下,朱翊钧压根就没把番夷真的当成人类去看待。

大明和葡萄牙的来往,主要还是利益,借出去的战争赔款,主要是为了展期四十年的利息。

如果硬要说有情分的话,那最大的情分,就是安东尼奥每年都会在世界各地寻找皇帝没见过的农作物丶牲畜送到大明来,这对宝歧司的育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朱翊钧对安东尼奥的一些仁慈,主要因为番薯丶土豆丶甘蔗丶橡胶树丶牧草种子丶棕榈丶獭兔种兔丶火鸡丶种猪丶种羊等等农作物和牲畜。

国与国之间的来往,利益至上。

沙阿买买提认识到高道德的优势,主要讨论反腐抓贪丶宗教无害丶气节和忠义。

英雄每个文明都存在,但这些文明并没有英雄的传承,比如黎牙实最喜欢把京营锐卒叫做圣堂武士丶圣骑士,在泰西也曾有过这样的英雄,但最后都变成了传说故事,成为了沧海桑田不起眼的一朵浪花。

气节这个东西就很奇妙,比如阳城伯马芳,俺答汗对马芳是极好的,但马芳最后还是选择了逃跑,回到了大明,从一个小兵做起,最终成为了俺答汗的噩梦,成功挽救了大明在西北战线的颓势。

金哀宗完颜守绪丶被禅让的完颜承麟,这些人是金人,属于非常冷门,几乎没人知道的历史人物,北宋灭亡后,这些金人南下,逐渐汉化,在最后时刻,选择了君王死社稷,居然也有了气节。

鞑清末代皇帝溥仪,在退位后和倭寇同流合污,民国二十四年,倭国裕仁天皇邀请溥仪前往倭国京都参洛,溥仪非常清楚的知道,这次的会面是倭寇为了对其侵略行为寻求合法性的舆论操弄。

裕仁天皇在车站等候,溥仪从列车的凤凰间里走出,那时候,溥仪手里有一把刀,这把刀的刀鞘和刀用铅灌满了,有点沉重,刀抽不出来,溥仪走上了车站和裕仁天皇互相见礼。

溥仪在出发的时候,他很清楚这次的目的,他跟着裕仁参观了倭国的建国神社奉祀了天照大神,又跟着裕仁观看了阅兵式丶跟着裕仁去了多摩陵,参拜了大正天皇,最后去了厕所一样散发着恶臭丶供奉着甲午海战战犯的厕所神社。

所以最后溥仪活成了个笑话,爱新觉罗氏在世界上,当了两百多年的宗主国,最后溥仪却在倭国的东京,把爱新觉罗氏改为源氏末流,就是爱新觉罗氏是日本天皇流落在东北的孩子。

也不知道努尔哈赤丶黄台吉丶康熙丶雍正丶乾隆,得知自己姓源的时候,会是什麽样的表情。

在见面的那一刻,如果溥仪选择了将灌满了铅的佩刀,砸在裕仁天皇的脑门上,历史会对溥仪有怎样的评价呢?

所以,站着死,的确是最后的体面。

「阿克巴应该是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但是有一个问题,他是怎麽说服他手下的那些贵族的呢?素以孝子着称的朝鲜,在天顺之后,就再也没有派过世子丶王子到大明就学了。」朱翊钧还是有些疑惑。

阿克巴的这个决定很好,朱翊钧也乐意,毕竟大宗商品的棉花价格降低3%,是一大笔钱,大明南衙的棉纺能赚更多的钱,但问题是,阿克巴居然能说服手下的贵族。

朝鲜王世子丶王子都要到大明就学,一直持续到了朝鲜第七任国王李瑈,天顺年间,李瑈不再派遣王世子丶王子来到大明就学,事大交邻就是朝鲜国王李瑈最先提出的,不再派遣王世子丶王子到大明就学,不是李瑈不想,而是手下的人不让,是在谋求更高的独立性。

阿克巴反其道而行之。

「用银子说服了手下的贵族,谁不同意,就不给谁棉布售卖的分销权责,这一下子,阿克巴手下的贵族们,就都答应了,而且这些贵族也有这个打算,把孩子送到大明来。」冯保解释了其中的缘由,这是礼部右侍郎陈学会问的,冯保作为内相,陛下询问,不能没有答案。

阿克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他是统治者,他不认为自己是粪坑里的粪,也不想自己的后人变成粪坑里的粪。

「下章礼部,这些贵族的子弟们来到大明就学,可不能再搞什麽厚往薄来了,要收钱,而且要收很多的银子,至少要把这个做成赚钱的生意,大明的仁义礼智信,可是非常昂贵的。」朱翊钧交代了下细节。

来可以,得加钱。

冯保俯首说道:「臣遵旨。」

朱翊钧继续处理着奏疏,马林作为骑营的先锋,已经快马加鞭赶往了九连城,这个鸭绿江出海口,义州对面的边城,正在变得热闹,一切都在按计划行事。

辽东起运了十二万石的粮草,送往了九连城,这是辽东筹措的粮草,从京师调运的粮草,并没有全数抵达辽东,为了不让自己长子饿肚子,李成梁调动了辽东粮草支援前线。

让朱翊钧颇为感兴趣的是,李成梁要求建州女真丶海西女真丶野人女真丶外喀尔喀七部所有奴酋在十四年二月初二之前,抵达吉林,并且一直在吉林待到战争结束,这期间李成梁提供奴酋丶随扈水食,每天还提供美酒一瓶。

之所以把这些奴酋圈到一块,就是怕他们给大明捣乱,谁不来,互市永久性的停止,除此之外,在战后要承受大明的雷霆之怒,若是谁愿意来,则给足够该部族一年生活的盐。

这个行为十分的霸道,但还不到正月十五,大明春节还没过完,这些奴酋已经到了七七八八了,所谓的攻守同盟,压根没有生效,朝鲜都快被倭寇给打没了,这些当初歃血为盟的奴酋们,丝毫没有打算出兵。

「内帑还有国窖吗?」朱翊钧询问着国窖的存量,国窖其实是地瓜烧,味道其实不好,经过十几年的酿造改良,对于酒鬼而言,勉强算得上是美酒了。

「还有十三万件。」冯保拿出来袖子里的备忘录,查看了一番回答了陛下的询问。

「给宁远侯发三万件,这些奴酋吵着要酒,这三万件够宁远侯用几年了,剩多少都归宁远侯,辽东缺粮,不能拿辽东老百姓的粮食酿酒。」朱翊钧写了中旨用印,发辽东国窖。

一件是六瓶,一瓶一斤,三万件就是十八万斤,一件卖十二银,三万件就是三十六万银了,够李成梁给这些奴酋发酒了,在辽东,烈酒是硬通货,天寒地冻,有口酒暖暖身子,比什麽都强。

这些奴酋要不是为了喝,是为了拿回去,在辽东这东西是救命的东西,受了伤喷一口,疼的只想去死,但疼过之后,能活下来。

冯保俯首领命,卖的贵,但成本其实不算高,一件把所有成本都算上,顶多二银就能酿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