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都不,看的全面,才有的选择,只认一条路,走到黑也走不出来。”
“知道了。”
秦月出了屋,东厢房没有动静,项氏应该还在炕上窝着,于是去了后面。
大黄它们跟在她的身后,欢快的摇着尾巴。
大家伙都在忙碌,于是到地里看了看,最后来到竹林边。
两个多月,这里的竹子已经长的老高,地面上还不断窜出新的竹笋。
庄大山正带着木匠在里面做活,传出来叮叮当当的声音,秦月迈步走了进去。
两个木头房子,已经建了起来,他们正在做木头爬架。
地面上的水槽也安置好了,就差一个石坑,那是给小铁它们游泳的。
见到她来,庄大山嘿嘿一笑。
“再有三天完工。”
“嗯,不急,把活做好,好结实点,它们块儿大,别到时候散架。”
“你放心,结实的很。”
回来的路上,两边的果苗已有半人高,中间的麦子绿油油的,长势非常好。
地里一根杂草都没有,看到秦月,工人们赶紧打招呼。
“东家好,”
“嗯,辛苦了。”
“再有两天我们就回去了,收麦的时候用不用我们来?”
“你们什么时候收麦?”
“五月中。”
“那就赶紧把家里的收了,再过来,还是你们这些人,还是那个工钱,来就好了。”
“嗳,嗳,我们收了麦马上过来,绝不误了东家的事。”
秦月点点头,看了一眼孙玉贵,转身走了。
孙家这几天气氛很怪,一方面,乔氏跟着孙亮卖货,生意相当不错。
以前,一天父子俩也就赚个六七百文,可现在,有一两银子之多。
每天回来,乔氏都在眉飞色舞的数着钱。
而其他人在一边看着,也没高兴,也没不高兴。
她几乎把自家腌菜,和庄家的对半掺在一起卖,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钱,才几天时间,就赚了近十两银子。
吴氏表面淡淡的,可心里却很高兴。
照这样下去,她家很快就可以盖砖瓦房了,再也不用住这低矮的土坯房。
天天在庄家,看着人家的新房,回家怎么看自家都不顺眼。
她也想住砖房,这才暗地里支持乔氏。
如今在家带娃,更是有时间做腌菜了,院里全是缸,都是乔氏两人回来时买的。
可惜,好景不长,四月底,五月初,庄家的腌菜停工了。
卖完仅剩下的腌菜后,转战做起了大酱。
胡家人乖乖回到了庄家,尽管突然赚不到钱,有些不适应,但哥几个都非常听秦氏的话,叫干啥干啥。
早在几天前,秦蕊就跟着秦月在学制作大酱。
现在,由她领着众人,泡豆子,蒸豆子,晒制发酵。
这些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学。
最关键的在她手里,不怕他们学会跑了。
虽然庄家的腌菜生意停了,可乔氏非要接着卖腌菜,依然打着庄家的旗号。
这下露了馅,没有庄家的货打底,自家腌的别人一尝就皱眉,有的转身就走,有的冲他们呸了一声,骂几句才走。
乔氏很不服,明明自家腌的也不错,干啥非要庄家的?
离了她家就不行?
一整天,也就卖出去十几份。
第二天,两人起了个大早,接着去卖,结果还是一样,没办法,乔氏把价钱降了下来。
由原来的二十文一斤,变成了十五文,可是依然买家极少。
最后,她一咬牙,改成十文钱一斤,才算有了生意,除去成本,每斤也能赚个三四文的样子,跟之前相比,一个天,一个地。
不过,能赚几文也不错,一天卖个二十来斤,就是七八十文,比给人家上工要强的多。
只是每天一两银子赚惯了,再看那几十文,真有点心里不得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