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个时候出兵,我们并非完全没有助力。
扶桑那些顶级强者,心肯定不齐,至少忍道那几人绝对会站在我们这边。
原因很简单,他们不可能坐视空手道和相扑道做大做强。
若是这场叛乱成功了,那么历史必然会将这场叛乱定义为革命。
这场由断海流和高桥地雄发起的叛乱,将会变成民主的正确选择,而他们将会借助革命成功的威望,将空手道和相扑带到难以想象的境界。
这,势必会侵害忍道的利益。
就更不用说忍道还有原口太仁这位扶桑皇族。
他不可能看着皇权旁落,他也不会坐视自己的权柄被剥夺。
另外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之外,我们还有不得不出手的理由。
九七会战,我们已经丢了蒲甘、澜沧、真腊、暹罗四国。
没有他们的制衡,乾国南境注定起飞。
若是这一次扶桑再失败,那么接下来可以预见的是东南亚剩下的国家绝对会全部倒戈相向。
所以这一战我们不打也得打,不想出手也必须出手。
趁着我们还有影响力,将所有国家绑在战车上,跟乾国摆明车马干一场。
赢,则通吃。
输,也不亏。
就算最后乾国赢了,他们得到的也不过是被打烂的东南亚。
他们不仅不会得到好处,还得派本国强者和军队去填补那些国家顶级强者以及军队战死后留下来的空缺。”
最后,史密斯还不忘给自己叠个甲。
吃一堑,长一智,同样的错误他不可能犯两次。
他说完之后,悄咪咪的抬头看了看拜朗普。
果不其然,拜朗普还真就没注意到他。
好事!
史密斯松了一口气。
拜朗普陷入了沉思中。
不得不说,这个提议是可行的。
这一仗,也很有打的必要。
赢,自然是通吃。
输,也是真不亏。
而且史密斯还有一点没考虑到,那就是不打就是慢性死亡。
乾国今天敢在扶桑搞革命,明天未必不敢在南丽、大马、吕宋这些国家搞革命。
这个苗头一旦起来了,那势必会演变成燎原大火。
鹰酱帝国的霸主基石,势必会被撼动。
出击。
必须出击。
很显然,拜朗普已经将这一切归咎到乾国头上了。
是他想法太简单吗?
也不能完全这么说。
毕竟这场叛乱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你能想到断海流这么勇?
你能想到高桥地雄才是投降乾国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