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厨房热饭呢。”
林冬懂事,起床后也没惊动大姐,而是顶着雨去厨房热饭去了。昨晚的饺子还有剩,再加上前日蒸的馒头,热一热就能凑合吃。
外面的雨不小,家里唯一的蓑衣让林冬穿去厨房了,虽然走过去就几步路,但也得浇湿。林青推门几次想冲进雨里,最终对自己没狠下心。
当初建房子她娘为了屋内干净,就在屋外单独做了一间厨房。屋里倒是干净了,就是下雨天吃饭有点费劲。
她正犹犹豫豫呢,林冬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饺子馒头进屋来。她个子小,蓑衣都拖地了,怕淋着吃食,她把盆放在蓑衣里,几步路走得十分艰难,鞋子都是湿透了。
林青赶紧接过她手里的盆,“这么大雨你出去干什么,等我起来啊。”
“这点事不用你。”林冬道。
见她转身还要出去,林青拉住她,“把蓑衣给我,我去拿碗筷。”
“不用。”
不给她拒绝的机会,林青直接上手扒了她的蓑衣。本想拿碗筷,到厨房一看,竟然还有一盆青菜蛋汤。难怪林冬鞋上都是泥点子,这是冒雨去后园拔了青菜。看汤里蛋花的数量,最少也得两个蛋。她这个妹妹呀,嘴硬心软,她说吃鸡蛋,就不念叨攒着卖了,这不还主动做了蛋汤。
饭后,林青蹲在门口借着雨水给林冬刷鞋,刷着刷着手指“噗”一下从鞋里面顶了出去。他们的鞋子都是娘还在时做的,林冬和林峥正在长个子,脚丫子半年一个样,去年的鞋都小了。
林青回头看看弟弟妹妹,衣服也是,都露胳膊和脚腕了,是她疏忽了。“妹呀,鞋破了,改日姐去镇上给你买新的。”
林冬穿着不合脚的旧鞋走到门口,见鞋脚尖有个手指大的洞,小丫头在心里叹气,就不该让她姐刷。要是她自己来,这鞋子还能再穿些日子。不过现在也没关系,“补一补还能穿,不用买新的。”
“姐现在能赚钱,一双鞋不用省。”林青捏捏妹妹的小肉脸。
花在饭食上的银子没白费,他们一家人脸上都有肉了,尤其是两个小的,脸蛋肉嘟嘟的,很好捏。就是林冬年纪稍大,她一般不下手。
“买一双够做两三双了。”林冬皱着眉,不大赞同的样子。
“我也不会做,还有林峥的也该买了。”反正鞋也露了,林青干脆把它扔到外面,让大雨浇着。宋彦好像也就一双鞋,就林青鞋子多几双。这么一算,光买鞋就要花上不小的一笔。
“要不让刘奶奶做?咱们给工钱也比外面便宜。”林冬给出主意。村里人的鞋都是自己做。鞋底用旧布上浆晾干后,用锥子一针针纳出来,她娘以前就这么做。很少有人去外面买鞋,费钱。
“这样不好。”林青摇头,“万一刘奶奶不收钱呢,我们麻烦她太多了,不好事事都找人家。”给少了不合适,给多了还不如去外面买呢。
“要不我跟杏花她娘学怎么做鞋吧。”杏花是徐旺家的闺女,比林冬大两岁,以前她俩总一起玩。后来他家出事,林冬就不怎么出去了,最近两人才又好起来。
“你可算了吧。”林青举起林冬的小肉手拍了拍,“这小手捏针都费劲,还想纳鞋底?就不怕扎你满手针眼啊?”
“那你说怎么办嘛?”林冬抽回手抱着膝盖,跟她姐一起蹲在门口,看外面豆大的雨点砸到地面的积水上,溅起一个个小小的水花。
“要不、我学?”
林冬歪过头看她姐:“呵呵!”
林青:“……”反正我表明了态度,是你不信的哦,可别怪我花钱。
这雨没有停的意思,林青趁这个机会把买回来的药都做成了膏药,麻油麻布和备下的药材全用完了。一共做了八十几贴,应该够卖一两个月了。
这场大雨下了两天一夜,雨停后村里人都拿着铁锹去自家地里。有些低洼地已经存了不少水,得赶紧挖沟把积水排出去,不然苗很可能会涝死。
林青也去自家药田看了看,还好她家地积水不多,太阳出来晒两天就都蒸发了,林青也没去管它。只把被大雨砸倒埋在泥里的药苗扶了扶,缺的地方补了补苗。
种黄芪的那块地紧挨着里正家的粟米地,里正和儿子也来看地。
“青丫头,这就是黄芪?”里正的大儿子王鸿远隔着几垄地问林青。抓的药里常有黄芪,他只见过药铺里晒干的干黄芪,却没见过种在地里的鲜嫩黄芪。
林青直起腰,“对,这就是黄芪。”
“长得可真好,啥时候能卖?”王鸿远盯着一大片长势良好的黄芪苗,心里羡慕不已。他家地就在这边上,林青能种,他家地也一样能种。
“到秋看吧,一年太小了,我想等两年。”一年生的黄芪不是不能卖,只是太小卖不上价,很浪费。到秋若是不急用钱的话,林青想等到明年。
“青丫头,种这东西难吗?我能种不?”王鸿远眼神热切。别说两年,三年都值,可比种粟强多了。
还不等林青回答,里正先训儿子:“闭嘴,啥话都往外说。”他对林青说道:“青丫头别听他瞎咧咧,你弄完没?没完让你远哥帮你。”
王鸿远有些不好意思:“对对,有哈要干的,我帮你。”刚刚他嘴快,没想太多。赚钱的本事哪能随便教给别人。
“不用,我这都干完了,用不着远哥。”既然里正打断了王鸿远,林青也就没回他的话。
林青没想过吃独食,整个旺山村都种药材,总量也没多少,对药材的价格够不上威胁,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