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龙涎香袅袅升起,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剑拔弩张的味道。
李旧大臣一身绯红官袍,站在群臣之,像一头老谋深算的狐狸,嘴角噙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奏折一甩,掷地有声:“陛下,臣以为,新政推行太过激进,恐引起民心动荡,于社稷不利啊!”
他这话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附和他的官员纷纷出列,一个个痛心疾,仿佛新政是什么洪水猛兽,要将大好河山吞噬殆尽。
他们的声音或高亢或低沉,却汇成一股强大的阻力,直冲着王改革派大臣而去。
王大人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虽然早有准备,但面对这群老狐狸的围攻,还是感到一阵力不从心。
他舌战群儒,力陈新政的好处,却像一拳打在棉花上,软绵无力。
凤如倾坐在龙椅旁,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她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出有节奏的“咚咚”声,像是在敲击着众人的心脏。
这混乱的局面,正是她想要的。
只有乱,她才能看清每个人的立场,才能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一一揪出来。
她注意到,孙谋士一直站在一旁,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这家伙,肯定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凤如倾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她起身,走到孙谋士身旁,低声说道:“孙大人,你觉得这新政如何?”
孙谋士一惊,连忙躬身道:“回皇后娘娘,臣…臣以为,新政利国利民,实乃千秋大业。”
“哦?是吗?”凤如倾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可本宫怎么觉得,孙大人似乎另有想法呢?”
孙谋士额头的汗珠更密集了,他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凤如倾也不逼他,只是淡淡地说道:“新政若成,孙大人必将功不可没,本宫也定不会亏待你。但若是…”她顿了顿,语气骤然变冷,“若是有人从中作梗,那可就别怪本宫不客气了。”
孙谋士打了个寒颤,连忙表态:“娘娘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助新政推行!”
凤如倾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回到座位上。
她知道,孙谋士这颗棋子,已经落在了她的棋盘上。
李旧大臣见凤如倾和孙谋士私语,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他决定使出杀手锏。
他再次出列,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臣收到消息,各地官员对新政阳奉阴违,推行阻力重重,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王大人脸色一变,这正是他最担心的。
新政的推行,需要地方官员的配合,如果他们消极怠工,甚至暗中阻挠,那新政就成了空中楼阁。
凤如倾却丝毫不慌,她冷笑一声,说道:“李大人消息倒是灵通,本宫也收到了一些消息。”她从袖中掏出一叠奏折,扔到李旧大臣面前,“这些,都是各地官员的奏报,李大人不妨看看。”
李旧大臣脸色大变,他颤抖着拿起奏折,越看脸色越难看。
这些奏折,正是他暗中指使那些官员写的,内容全是关于新政推行不利的报告。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些奏折竟然会落到凤如倾手中。
凤如倾站起身,走到李旧大臣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语气冰冷:“李大人,你还有什么话说?”
李旧大臣颓然跪倒在地
凤如倾转头看向皇帝,语气平静地说道:“陛下,臣妾以为,这些官员尸位素餐,玩忽职守,当严惩不贷!”
皇帝点了点头
“来人,”凤如倾厉声喝道,“将这些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