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考生开始入场。
差役确认李佑的身份后,便放他进去搜身。
院(县)试的搜检不过是走个形式,考生衣服都不用脱,差役随便摸几下便敷衍了事,似乎对考场作弊这种事早已司空见惯。
进了考场,李佑连忙抢号,尽量选了个离厕所远的位置。
天空突然飘起细雨,李佑赶忙钉好油布,等一切弄好时,身上已被淋湿了一半。
睡觉!
李佑和苏如鹤隔得不远,两人都没把这次考试当回事,几乎同时趴在桌上呼呼大睡。只有林渊紧张得很,完全忘了自己只是来体验考试的。
晨光微亮,李佑被人叫醒。
差役举着题目板,在考棚间穿梭,由于光线太暗,李佑看不清题目,只能等着差役走近些。
两道题,一题考《论语》章句,一题要求现场作诗,考试时间为一整天。
李佑定睛一看,《论语》考题是:“吾日三省吾身”,作诗题目则是《春景》。
苏如鹤看到题目,顿时愁眉苦脸。
《论语》这题,虽然勉强有印象,但要完整阐述含义并写出精彩的文章,实在太难。
这胖子想了半天,决定先作诗。
望着窗外的细雨,苏如鹤咬着笔头,憋出几句:“春雨落纷纷,青草绿如茵。花开无人赏,独我叹孤闷。食多腹便便,行走苦难言。劝君节饮食,身健心自安。”
(*唔)
林渊那边,对着《论语》考题反复琢磨,又看看作诗题目,一时不知从何下手。
李佑看到“吾日三省吾身”,脑海中迅速构思起论述的框架,从个人品德修养谈到治学态度,洋洋洒洒写了起来。
写完《论语》论述,李佑开始作诗。他回忆起这些日子在书院看到的春景,提笔写道:“暖日催新芽,莺啼绕柳纱。溪喧鱼戏藻,风细蝶迷花。”
(诗是作者菌胡乱写的,各位看官,当看个乐子就行,别太当真)
时间还早,但已有四人交卷。
李佑是第五个,放下卷子正准备走,郑知县却把他叫住。
“大人有何吩咐?”李佑拱手问道。
郑知县捋着胡子说:“你急什么?且等着!”
李佑乖乖站在旁边,此时有个考生正在接受面试。
郑知县出了一个上联,那考生迅速对出下联,便欢天喜地地获准离开,似乎是被当场录取了。
县试无需糊名,郑知县看了一眼李佑的卷子,问道:“你是苏氏哪一支的?”
“颍上管仲苏氏。”李佑回答。
“苏大昭是你何人?”郑知县又问。
李佑说道:“正是家父。”
郑知县瞬间和颜悦色起来,笑着说:“令尊才华出众,想必你也不差,且让我看看你的文章。”
李佑心里无语,这(县)院试也太随意了,一点都不避嫌吗?
郑知县先看《论语》论述,微微颔首:“剖析透彻,见解独到,小小年纪有此等才思,难得!”再读诗作,眼睛一亮,“诗中春景鲜活,意境优美,远超同龄人!”
然后,郑知县开始犯愁,案首已经定下,第二名也有了人选。李佑的答卷再好,也只能列为第三名,真是委屈了这位神童。
郑知县叮嘱道:“回去好好准备乡试,切莫懈怠。”
李佑有些懵,自己这就被当场录取了?
不是说大唐科举竞争激烈,尤其河南之地更是难上加难吗?自己不过是把平时所学临场发挥了一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