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作战计划还需向诸位将领交代清楚。
没多久,随朱瞻培来到鞑靼的将领们都到了,一个个精神焕发,情绪高涨。
朱瞻培看了看众人,嘴角微扬:“诸位今日辛苦了。”
“不敢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众人急忙回话。
相较于起初,他们现在对朱瞻培愈加钦佩。
虽然朱瞻培年纪轻轻,但行事沉稳老练,远超同龄人。
朱瞻基不仅气势汹汹,众人也能明显感觉到,他一直在掌控着整个局势。
这种能力,已经足够让手下对他另眼相看了。
而且这次,人们总觉得自己被他的某种气质吸引,似乎有股力量促使他们愿意臣服,却说不清原因。"今天把各位找来,主要是想商讨下明天的战斗。”
虽然朱瞻基心中已有打算,但他还是要听听大家的意见,或者说是让大家知道一声。
最终的结果如何是一回事,让众人参与讨论则是另一回事。
这个时候,既是展现领导才能的好机会,也是拉近与下属关系的重要时刻。"将军,从今日的情形看,我们无疑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这些鞑靼兵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只要保持现在的状态,打败鞑靼只是时间问题。”
“我认为应该趁势追击,一举将鞑靼消灭!”
“话虽如此,但我们今天虽然大胜,可我们只有两万兵力,与鞑靼相比,在数量上还是处于劣势。”
“没错,我们现在无法立刻解决鞑靼。
若战事拖延太久,对我们来说非常不利。
到时候补给跟不上,优势就会倒向鞑靼那边。”
“我觉得可以向皇帝请示,多调些兵力过来,我们一鼓作气,彻底消灭鞑靼!”
想想看,按照现在的势头,即便攻入鞑靼腹地,占领大片土地也不是难事。
问题是,我们人手不足,做不到。
就算占了鞑靼的土地,也没人守得住。
如果再分兵去守,那就更不够用了。
听到这里,
朱瞻基立即皱眉摇头说道:“不能向皇帝求援,更不能让皇帝派兵过来。”
这句话一出口,所有的将领都愣住了。"请问将军,为何如此?”
“要是皇帝能派兵过来,我们不是能更快战胜鞑靼吗?”
“对呀,就凭我们这两万人,虽然目前占据优势,但这优势未必能长久保持。
说不定最后我们会和鞑靼陷入僵持。”
众人开始议论纷纷。
朱瞻基环视了一圈将领,没有详细解释,只说:“若是让皇帝派兵过来,弊大于利。”
“明天继续进攻,大家都做好准备。”
说完,
看到很多人依然一脸疑惑,朱瞻基站起身,严肃地说:“这件事我自有安排,到时候你们自然会明白。”
“现在,都听我的命令!”
朱瞻基的最后一句话,说得格外坚定!
刹那间,
几乎所有人都心头一震,不由自主地低下头!随后,竟有人直接跪下,齐声喊道:
“我们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