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三天了,萧赛红每日站在江头,凝望着三江高大的城楼,若有所思。
她无时不刻不在盼望着有一叶小舟,载着穆元帅和五虎将归来。
可是任她望穿秋水,也始终见到的只有城门紧闭。
今日城头似乎有些异常,居然挂起了大红灯笼,连城门都贴上了喜字。“真奇怪。战火当前,城里居然有人办喜事。”萧赛红暗自说道。
就在这时,城里的水栅缓缓升了起来,一条小船出现在眼前。
这几日,江上的风浪比前些天更大,这条小船驶在江面上,好像随时都有可能被大浪掀翻。
萧赛红的目光立即聚焦在这条小船上,她多么期盼看到穆元帅和五虎将熟悉的面庞啊。
小船穿过城前的芦苇荡,向这边靠了过来。
萧赛红认得船上的人,正是跟随穆桂英一齐赴宴的五虎将之一王豹。
她不禁有些困惑,六个人一同赴宴,为何只剩王豹一人回来?
王豹也瞧见了萧赛红,从船上跳了下来,几步淌过岸边的浅滩,来到萧赛红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萧赛红连忙搀住王豹,问道:“王将军,穆元帅和其他几位将军呢?”
王豹这才收住哭声,把穆桂英和五虎将入城赴宴,遭魏登等人暗算被擒,以及魏登以杨文举的性命作为要挟,逼迫穆桂英成为他小妾的事情一五一十讲了一遍。
萧赛红听后,不禁大骂:“魏登小儿,当真卑鄙无耻。看他日,我擒住了他,定将他碎尸万段!”
她又问王豹:“那魏登又如何将你放了回来呢?”
王豹问道:“今日是魏登纳穆元帅为妾的日子,特令我持三份喜帖,一份交给您萧元帅,一份给佘太君,一份给八贤王。另有手札一封,特让我亲手交给太君。并以穆元帅和其他四虎将的性命作为威胁,若有去无回,便杀了他们。”
萧赛红感觉事关重大,不敢怠慢,连忙带着王豹去见了佘太君和八贤王。
佘太君和八贤王一见王豹,自是欣喜异常,连连询问穆元帅和其他四虎将的下落。
王豹只是不语,他不知道该如何向太君阐述她的儿媳妇被逼成了别人小妾的事情。只是默默地将魏登让他转交的手札递给太君。
太君打开手札,只见上面写道:
三江城水军副都统魏登顿叩拜八贤王、佘老太君和萧赛红元帅:
自贵军南下,所向无敌,一路过关斩将。
凡南唐上下,江东诸郡,望之无不胆颤,当之无不披靡。
然唐王实属受命于天,本无意再燃兵燹,涂炭生灵,不想宋王无道,奸佞当朝,忠良流于四海,小人叫嚣朝野。
故不得已而为之也。
本藩深明大义,不愿助纣为虐,于十载前弃暗投明。
今奉天命,扼贵军于三江。
鏖战日久,兵士疲惫,本以为当一死以报唐主。
不料天道昌明,使得本藩侥幸虏获贵军大帅穆桂英。
本应听候唐王处置,然本藩爱才心切,恰遇穆氏垂青,故纳其为妾,实属天意使然,不可逆也。
然念其本是杨门媳妇,虽先夫亡故,名分犹在。
古曰:一女不事二夫。
恳请太君垂怜,先休穆氏,在杨门除名,本藩方可为其正名。
不然此事一经宣扬,对杨门和本藩皆无利也。
恳切之辞,望太君明鉴。
太君读罢手札,“腾腾腾”地倒退了几步,一屁股瘫坐在太师椅上,表情木若呆鸡。
一旁的杨金花连忙扶住太君,问道:“曾奶奶,出了什么事吗?”
太君颤巍巍地说:“金花,你娘糊涂啊……”
萧赛红不明就里,拿过手札,和八贤王细细看来。
八贤王读完也是吃惊不小,道:“这桂英一向是明事理的人,如今怎会做出如此伤风败俗之事?”
萧赛红点点头,说:“此事蹊跷,个中定有隐情,还需查明之后方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