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芷卉握着狸儿的小手说:“好妹妹,姐姐之前错看你了。你是好女子,肯这般给萧宸付出,足见你是有多爱他。我不怪你,还要感谢你……谢谢你救了萧宸,救了我们的丈夫……”
狸儿高兴地扑进了秦芷卉的怀里,之前的恩怨都消除了,两人都没有了隔阂。
萧宸问道:“盼君姐姐醒了么?”
阿狸说:“我方才把她唤醒,她哭得不成样子,然后雨晴和舅舅也来了。我们和她说了会她,她就要去找周安逸,被我们劝了许久,她太累了就睡下了。”
萧宸点点头说:“也好……芷卉,你就和狸儿去吧,我今晚有很重要的事,刚才也和你说过……”
“你去吧。”秦芷卉打断他,满目关切:“你生来就招惹女人,我怎么拦得住你……”
她虽然说话语气和善,但在萧宸听来甚觉羞愧。
“芷卉,你是不是心里怨我?”
秦芷卉笑着温柔地说:“怎么会?我爱你都来不及,哪里有心怨你?家里的女子那么多,我把心都给你了,又怎么会在乎你多一个女人?只是你心里有我就行。”
狸儿听了也对秦芷卉大生好感,觉得自己将来在家里也不孤单了。
萧宸说:“芷卉,你这话就说得虚伪了。哪个女子不恨丈夫多娶?就连古代都是如此,又何况现在?”
秦芷卉淡淡地说:“是啊,虽然我这样说,可是何尝不希望你能多陪陪我,多爱一点我呢?可是正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才容得下涵涵,容得下知知……”
“唉……我一直都觉得亏欠了你们……”
秦芷卉柔情地笑着:“不要这样说,我们成了夫妻,就没有亏欠之说。这次我回了老家,把你给我的钱全给了父母,他们都很高兴,说我找了一个负责任的男人,想见见你呢。”
“可是……他们不知道我还有别的女人……”
秦芷卉垂眉道:“那是自然,我怎么敢说?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吃苦吃得太多,不愿白占人的便宜,更不愿意被人占便宜。现在和他们说我非你不嫁,怕是他们要气昏过去。”
萧宸抚摸着她的肩头,安慰她说:“慢慢来,你要相信我,等这件事过后,我和你去拜访爸爸妈妈。”
秦芷卉心中宽慰,靠在他怀里说:“这次我妹妹也很高兴,说想见见姐夫。我本来想过来带你回家,可是你却把头剃了,我看还是下次吧,不然给她留了不好的印象,那就惨了。”
萧宸一愣:“你还有妹妹?我怎么不知道……”
两人说着话,倒把狸儿晾在了一边。只是她也不生气,反而觉得温馨。把萧宸稍微分享一点给芷卉姐姐,能让她多包容一下自己,这也不差。
两人说着些话就忘了时间,直到一个僧人过来说:“怀让禅师,监寺大师等你许久,尚在小天竺。”
萧宸回过神来,于是让秦芷卉和狸儿先去真身殿照看徐盼君,自己就随僧人去院子里。
只见那张罗挂彩,朱带柳飘,各处花贴,满地红布。
里里外外上百个僧人走动,端茶置凳,院子里摆满了红桌,上面放着馒头鸡蛋,青菜和酒杯。
待萧宸至,教他先穿了新郎衣服,又说了些许礼俗,萧宸听了之后便暗记在心。
惠安道:“寺里僧人都已尽知,今日你早些安睡,给你整晚时间将那公主渡化,其他事物先放一边,只要将她渡了,便是大功告成。”
萧宸点点头,回了房,把桌子上的茶喝了,愣坐一会,随即伏在桌子上睡了。
那惠安见院子准备都齐了,于是谓众僧曰:“尔等披红挂彩,敲锣打鼓,去山下走一遭,把喜事都说于百姓听,可谓美差。”
寺里难得热闹,此言一出众人皆喜,个个争先,把个红纱缕衣披在身上,吹奏喜乐,击鼓喊婚,长长一排出了。
寺里僧人平时粗活做惯,又是下山,趁着兴奋,健步如飞,很快就到了山脚。
这百十号僧人分为五队,各自出,逢人便道喜,婚糖,唱祝词。
“今日山有喜,遣吾来告民。公主越千年,身着宝翟衣。新娘是何人?要嫁何处去?媒人又在哪?父母何出命?此事乃是缘,不消汝思虑,先吃此颗糖,待吾告知你:本是李旦女,许做萧宸妻,长老亲开口,佛祖亦默许。后世续前尘,千年不忘情,不求万年福,却只争朝夕。”
这寺里从来不曾有过这番喜庆,把居民们都看得呆滞。都认得是山上的众僧,却不敢相信这么大的阵仗是给新人唱喜。
这歌声越传越广,把个过路的行人,等车的司机,乘客听得默念在心。
那舔着冰淇淋的小孩,拉着父母的手也哼唱,那做生意的店主闻得是寺里僧人的声音,也放声吆喝了起来。
那下班的市民,散步的老人都放在嘴中哼吟,整座城市都笼在喜庆当中。
他们都上网去查询那个叫李旦之女,可惜皇帝女儿众多,不知道是哪个。
好在有人查询到怀让禅师,在网上帖称:今日黄梅县大街小巷说得那个新郎,俗名叫萧宸,曾与凉国公主如此如此……
众人都明白了典故,以为是寺里给两人圆名。
于是一众心疼李?又敬佩怀让,于是随声庆贺,互相道喜,把这美谈传遍,搞得邻县都知道了。
黄梅县政府也知道了此事,认为是五祖寺弘扬人文精神,宣扬社会安定,期望人间幸福美满。
于是跟风喝彩,紧急让各处交警处置好各路的交通,宣传此事,一下午整县人尽皆知,上至县长,下至儿童,无一不唱:不求万年福,却只争朝夕。
做完了这一切,僧人们陆续回山上,倒有许多市民给跟着他们,要去一探究竟。
众人回了小天竺,见每桌都站着几个武僧,手里提壶。
“诸位请坐,可吃些斋食,含了喜糖,也算见了新人的面,吃了新人的席。”
众人陆续入座,整整十八桌都未得坐下,还有少许人站着。
惠安谓众人曰:“寺里禁酒,此酒只备与新人。今日特供清茶将诸公,以代为酒,若喝此茶,如喝了新人的酒,亦是见证。”
于是武僧高举长壶,将众人面前的茶杯灌满,众人喝了,互相道喜,随即皆飘然而去。各自与相伴之人交谈,羡慕之意流于面目,欣然神往。
此事完毕,又教众人去备烟火,把那酒食端了房里,见萧宸熟睡不敢轻动,蹑手蹑脚,然后带上门,都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