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朝堂之上。
朱允通端坐龙椅,目光沉稳地审视着群臣。
丞相之制即将恢复。
然而。
对于丞相人选,他心中尚无定论。
朝堂之中,能人众多,但佼佼者寥寥。
若要勉强挑选,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人尚可,但这三人皆为朱允炊的坚定支持者。
历史上,这三人虽被姚广孝逐一击败,但他们的能力不容小觑。
能被朱元璋选中之人,岂会是平庸之辈?
若将这三人视为废物,那才是真正的愚蠢。
当然。
说他们三人多么出类拔萃,也并无必要。
他们不过是中等之才。
朝堂之上,或许有人能力更强,但朱允通并不知晓。
其实。
若可选择,朱允通心中最佳的丞相人选,当属姚广孝。
但目前他尚无法让姚广孝归心。
此事还需徐徐图之。
数日之后,便是科举之日。
他期待着能有些许惊喜。
“太孙,北元近期动作频频,恐年后将侵犯我大明边疆。”
“太孙,倭国拒绝了我们的提议,且否认对大明有过劫掠。”
“……”
众人纷纷陈述事宜。
这些事情,或大或小。
大多是之前遗留的问题。
年关将至。
别的不论。
即便是出兵,也需等到年后。
“诸位大人,昨晚我与皇爷爷商议一事,你们想不想听听?”
朱允通待众人言罢,缓缓开口。
“太孙与陛下商议何事?何事?”
“感觉太孙与陛下所议之事非同小可,昨晚信国公入宫饮酒,醉得不省人事,据说回府后突然痛哭,太孙与陛下所议之事,是否与信国公有关?”
“我内心涌动着一股预感,太孙或许又要掀起波澜。”
“……”
群臣面面相觑,皆显露出几分惊讶与疑惑。
他们对朱允通与朱元璋的对话内容充满好奇,却又不敢轻易表态。
“殿下,我渴望倾听!”蓝玉见无人率先开口,便挺身而出。
总不能让场面因朱允通的沉默而尴尬。
“殿下,我也想听听。”
“殿下,我也是。”
“……”
常茂、耿炳文、冯胜、傅友德等人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朱允通究竟又在酝酿什么计划?”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深深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