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纹回来了。
手捧沃尔皮杯最佳男主角奖座,老姜意气风发载誉而归。
然后刚落地,就被媒体堵个正着。
他们有无数问题等待着这位从知名演员转型而来的新晋大导演,威尼斯电影节证明了转型有多成功。
姜纹面对记者侃侃而谈,以他独有的方式掌控着谈话节奏。
面对“马杭得奖主要归功于姜纹”这样的看法时,他特别一本正经的解释。
“我承认是我发现了他,但你也应该看到:他很聪明,很有悟性。”
马杭并没被这番说辞给收买。
见到姜纹之后,还是声色俱厉的痛斥了他的不靠谱。
“我是不是跟你说过,要叫我要叫我。”
“结果你倒好,领完奖了才想起来通知我。”
“你说,这叫不叫背信弃义!”
姜纹确实有点儿理亏,但承认是不可能承认的。
“你看哈,你这才刚开学,我不也是怕耽误你学习吗?”
“再说了,等入围名单出来之后,再通知你时间上已经来不及。”
“这出个国,可不光是买张机票的事儿。”
老姜这话不算瞎说。
这年头所谓“出国热”,其实只在一小部分群体之间流行。
要么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或者艺术家,要么就是家族内亲属有海外关系。
对于更多的普罗大众,跟他们都没关系。
不是你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也不是你想去就能拿到签证。
即便因公出国人员之中,也多有擅自脱团滞留不归的,所以这方面管的很严。
老姜找了个借口,马杭也没穷追猛打。
说心里话,他承认这个奖杯主要是靠姜纹拿回来的。
但无论如何,马杭才是名义上的威尼斯影帝,所以他毫不客气的从老姜手里一把夺过。
“拿来吧你!”
最佳男主角又叫沃尔皮杯,顾名思义它长得就是个杯,而且还怪沉的,得两只手才抱得动。
马杭挑剔的看了几眼。
“这玩意儿肯定不是纯金吧?定做一个盗版的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你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
姜纹一语戳破他的得瑟。
这俩人的相处方式,不熟悉的见了会很惊讶,一般认为马杭会毕恭毕敬“执弟子礼”什么的。
显然是想多了,他们都不是啥一板一眼的正经人。
姜纹带着奖杯回国,事情还不算完,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自然是“电影什么时候能跟观众见面”。
这个他就说不准了,得看总局什么时候发龙标呀。
不过作为刚刚在威尼斯“扬我国威”的功勋电影,还是有那么点小特权的。
《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准在业内组织小规模的看片会。
让大家伙瞧瞧,到底什么样的片子能够成就17岁的少年影帝。
姜纹选在了保利大厦,就是一年前开记者招待会的地方。
这场放映吸引了电影界、新闻界和文化界诸多名流,把剧场大厅一千多个位置坐的满满当当。
当天晚上姜纹给马杭介绍了一位大神。
“老崔!他那歌比你牛逼多了!”
姜纹回家之后,《阳光》的重担卸下,在老母亲那边拿到了马杭发行的专辑。
之前只知道有这回事儿,根本没心思去听。
听完评价就俩字儿:没劲!
崔建戴了顶鸭舌帽,对电影显然比对马杭有兴趣。
尽管现场不是个专业的电影院,放映设备简陋,但《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收获好评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