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卫东盯着窗外光秃秃的树枝,眼神深邃。
三月的北风依旧凛冽,刮在人脸上像刀子。
街道上行人稀疏,大多裹着臃肿的棉袄,缩着脖子,步履匆匆。
偶尔有“二八大杠”自行车叮铃铃地骑过,给这沉寂的小城带来一丝生气。
启动资金……
这几个字像冰冷的铁块,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这是最现实,也最迫切的拦路虎。
跟父母要?
林卫东想都没想就否决了。
家里什么情况他一清二楚,母亲那个锁着的饼干盒里就算有点私房钱,也是省吃俭用攒下的应急钱,是全家人的底线,他绝不能碰。
跟亲戚朋友借?
更不现实。
他一个刚高中毕业,连份正经工作都没有的毛头小子,谁会信他能做什么生意?
别说借钱,不被当成想学坏、拿钱瞎混而被数落一顿就谢天谢地了。
林卫东的脑子飞速转动,检索着前世今生的记忆碎片。
小城里的人物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
供销社的主任?国家干部,不可能。
粮站的会计?胆小怕事,更不可能。
几个有点小钱的个体户?门路不对,凭什么信他?
筛选了一圈,目标渐渐清晰。
必须找一个胆子大、脑子活、不拘泥于现状,并且手里可能有点活钱的人。
忽然,一个略显肥胖,脸上总是挂着几分市侩又带着点热络笑容的身影,猛地从记忆深处跳了出来。
王胖子!王富贵!
林卫东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对,就是他!
前世这位在本市也算混得风生水起,颇有些能量的“王老板”,这个时候应该还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
具体来说,是在人流最密集的火车站附近讨生活。
他记得很清楚,这家伙是小城里最早嗅到时代变革气息的那一小撮人之一,脑子活络,胆子极大,为了赚钱什么都敢尝试。
更关键的是,林卫东隐约记得一个传闻。
王胖子在真正靠倒卖发家之前,除了明面上摆摊卖点烤红薯、瓜子花生之类的小零碎,私下里似乎还偷偷摸摸做着“帮人周转”的营生。
说白了,就是放点利息不低的小额短期贷款,赚点风险钱。
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尝试的突破口!
就算王胖子现在还没开始放贷,凭他那股子不安分的精明和无利不起早的本性,也最有可能被自己描绘的“商机”所打动!
赌的就是他的野心和赌性!
这个念头一定,林卫东立刻行动起来。
他蹬上那双鞋头已经有些开裂的旧球鞋,对正在厨房里准备午饭的母亲王秀兰喊道:“妈,我出去转转,看看火车站那边有没有什么零活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