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大明第一相师百度百科 > 第19章 黄材(第1页)

第19章 黄材(第1页)

逸马杀犬于道!

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如高僧的当头棒喝,让李步蟾呆立当场。

“子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石安之干脆从驴背上下来,指着满山的古树,循循善诱,“文章千古事,先学文章后习八股,文章功夫到了,所谓的八股,不过是末技而已。”

李步蟾猛然惊醒,冷汗岑岑。

树根为本,树梢为末,自己老想着八股,但八股是什么?

不过就是朱元璋为科举选士定的一个游戏规则罢了,说白了就是一个作文的框架,可能有些许技巧,但仅此而已。

文章的内核就是文章本身,荀子李斯那样的文章,唐宋八家那样的文章,换个框架,他们就写不出好文章了?

见李步蟾想通了,石安之望望天色,转身上驴,“走吧,今天就可以出安化县界了!”

李步蟾对着毛驴背上的石安之深躬一礼,然后紧了紧背上的书箱,快步追了上去。

算起来已是第三日,身体已经熟悉了旅程,今日行走得更快了一分。

看时候刚刚申时,两人眼前豁然开朗,地势平缓开阔,田亩如砥,重山被抛在身后,已是出了安化地界。

官道上碑亭兀立,里面一块嶙峋巨石,上书三个大字,“宁乡县”。

安化地形狭长,如同一根飘带,梅城在飘带的东侧一角,长沙又在梅城的正东方向。

从梅城往长沙,需经宁乡与善化二县,到了此处,行程已过一百五十里,堪堪近半了。

再往前行不远,便是宁乡的黄材镇。

一条官道自北边的桃江县蜿蜒而来,与这条东西向的官道交汇,在此交汇之处,横向摆放两排拒马,将道路分隔开来,拒马一侧插着一面旗帜,写明是宁乡巡检。

拒马是由五尺高的圆木斜向交叉而成,七八个弓兵守在拒马两侧,这些弓兵头戴笠盔身披皮甲,皮甲外套着大红的号衣。

稍远处的路旁张着一把青伞,下面摆着一张桌子,后面坐着一个窄袖团衫的官员,眼神炯炯地看着这边。

陆续有人从两边过来,汇集在这个关口,看装束,有商贾有工匠,还有游学的士子。

他们一个个掏出路引,打开自己的行礼,让弓兵上来查验。

商人更是神色紧张,在查验之时不免跟弓兵有一些小动作,弓兵则将他们引到伞下,自有一番勾兑。

石安之偏腿下来,牵着毛驴走了过去,李步蟾跟在后头,不由得暗自庆幸,现如今的大明不是万历以后,没个路引还真是寸步难行。

说起来,路引制和里甲制的组合,对于国家管理来说,确实是非常有力的措施。

不过这个设定的背景,是小农经济和保存政权,而不是工商经济和发展政权。

身为淮河流域的一个农家子,祖宗十八代都是农民,让朱元璋先天不足,哪怕是当了皇帝,身上的短板还是非常明显。

他构建出的大明,就是一种农村社会,民众世代居住在一个地区,只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需知道井口外面的世界是哪般光景。

大明的百姓,在官府分配的田地之上耕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给国家提供赋役,接受朱家的统治和儒家的教化。

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个农民所能设计的最完美的蓝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