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我在大明当暴君 笔趣阁 > 第51章 皇储书房(第2页)

第51章 皇储书房(第2页)

朱元璋则半是认真半是敷衍地听着。

无非是那些关于他第五个儿子违抗君命、擅自逮捕朝廷命官、私设公堂等罪状列举。

说什么胆敢杀害拥有丹书铁券之人的滔天大罪。

若不知底细,还真以为自己这个儿子做了什么罄竹难书的大恶之事。

这便是御史惯用手段:先将所有能想到的罪名一股脑儿扣上去,再管事实真相为何。

证据?抱歉,那是大理寺和刑部的事情。

往常碰到这般举报,朱元璋也不过一笑置之。

但今日情况特殊。。。

待韩宜可说完一切,最后一脸正气凛然要求严惩周王时,目光直视皇帝等待批复。

朱元璋扫了他一眼,漫不经心道:

"哦,依你说,朕这个儿子确实该砍头灭族了?"

"那朕倒要问问你,这些滔天大罪可有确凿证据?"

韩宜可微微一愣:"陛下,微臣乃监察御史,只需闻风而动上报即可,至于证据自然该问刑部和大理寺。"

"何况周王在凤阳杀害五位持丹书铁券功臣后裔一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岂会虚假?"

另有一番表述如下:

再者,周王于开封所行之事,早已引发朝堂震动。

满朝上下,又有谁不清楚?还需要更多确凿证据么?

若定要寻实据,当下大狱中关押的开封府众官吏便是明证。

朱元璋微微颔首:

“所以依你所见,周王在其封地查案亦是过失?”

韩宜可闻言略一怔住:

“臣并未言其为过,只是不合旧制。”

“何谓不合旧制?”

朱元璋冷笑着追问道:

“朕可曾在任何时候设立规矩,令藩王不得于封地内察办本地官员?此等所谓规矩,为何连朕都闻所未闻?”

韩宜可赶忙解说:

“此依循前朝及赵宋之例……”

朱元璋尚未容韩宜可话毕便径直打断:

“你所述乃前朝旧事与赵宋成例,朕问的是本朝制度。

以他朝之规度量当今朝廷之事,这妥当否?”

这一番质问使得韩宜可瞬间无言以对。

自担任监察御史以来,这是皇帝头一次这样反驳他。

然而韩宜可不是轻易认输之人,稍作无奈之后回应道:

“那好,既然陛下如此认为,关于开封之事暂且搁置一旁。

不过,周王在凤阳诛杀持丹书铁券之五位公侯家属一事总该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吧?

“陛下,虽则周王系您的皇子,但毕竟触犯国法啊。”

这话潜台词很明显:即便是皇帝,也不能过分包庇失责之子。

朱元璋轻哼一声:

“那你倒是讲讲,他究竟违犯哪条国法?可有实质依据?”

还不待韩宜可发声,朱元璋便接着说:

“呵,想必你是要把此事交给大理寺与刑部吧?不妨,咱们这就来问。”

说着便将目光投向了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

“你们可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指证我的儿子犯法吗?”

两位顿时陷入惊惶之中。

怎会有这般证据!事情发生在凤阳,他们不过是刚刚知晓详情,更何况周王尚未归京,根本无从审问。

“陛下,我等初闻此事,尚未来得及详查。”

朱元璋缓缓点头,而后目光转回韩宜可处:

“你且看,这二人都还未曾彻查明白,也即无凭无据,而你韩宜可就敢给朕的皇子罗织这许多罪名……

“朕就纳闷了,是谁给你的胆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