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上这个人生模拟系统,开启一次就需要一千名声值。
先前获取的名声值几乎所剩无几,仅因孙贵妃的病消耗殆尽,只剩下两百多分了。
如不尽快积累新的名声值,那么所谓的系统便毫无意义。
虽然这一次为朝廷献上土豆与红薯,想必也会给他带来些许回报,
但效果可能并不明显。
毕竟深宫之内就这么大,朝廷中的官员就这么些人,知道他事迹的早就熟知了。
即便父皇会有所嘉奖,也不会大力宣传他的贡献。
如此举措,不过是保护他的一种手段。
终归,他不过是个皇子,而非太子,过大的声名于现今而言并无好处。
而在军中情况便大相径庭。
既然父皇早已流露日后他们这些兄弟将各自就藩统兵的意思,
那他只不过是在提早熟悉以后必然会面对的生活。
若能在军中扬名立威,父皇应该非但不会介意,甚至还会十分欣慰。
这是目前增加名声值最为理想的办法。
其次则是出于好奇之心。
他确实想要走出深宫高墙。
领略一下大明的风土人情,
体验一番大明的军旅生活。
要知道,自打他穿越来到这里,
除了皇宫,唯一的一次出宫便是前几天拜访魏国公府。
实在是有些憋闷,整日里见来见去都是这些人,全无新鲜之处可言。
毕竟表面上看他只是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可实际上,他却是有着三十多岁心智的成年人啊。
眼前摆着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为何不去努力争取呢?只是,首要任务是他必须取得孙贵妃的认同。
自古以来,都有“儿行千里母担忧”的道理。
在孙贵妃心中,朱橚早已是她视如己出的儿子。
让自己的儿子冒险,哪个母亲愿意去做呢?
只见朱橚轻轻握住母亲的手,语气温柔地开解道:“母妃,您怎么把儿臣想得如此不堪呢?儿臣岂会将徐叔的一句玩笑话放在心上?”
“儿臣想跟随军队北上征伐,这是经过反复思考的决定。”
“母妃您之前不是也常教导我,父皇和大哥为了大明江山操碎了心吗?”
“儿臣也渴望为父皇和大哥尽一份心力。
可是,自己年龄尚小,本事也不够,无法帮他们太多。”
“但这绝不妨碍儿臣一心为国的决心啊。”
“儿臣知道,父皇一直期望从我们几个兄弟当中挑出有能力的人,去边疆镇守,守护大明基业。”
“眼下我们毕竟年少,所以父皇尚未放心让我们前往。”
“可儿臣明白,边疆的使命必然是儿臣未来需要担当的责任。”
“即便今日不去,迟早也是要去的,但儿臣觉得这样的事情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