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毕,朱元璋轻轻颔首,“朕明白了,你先退下吧。”
“遵旨。”
胡惟庸告退。
待人影消失在殿外,朱元璋开口道:“老大,你看胡惟庸的主意咋样?”
朱标从一侧缓步走出,轻笑着回答:“若是父皇决心严查到底,这主意就不足为道;但倘若父皇顾念旧情,不想过分追究众位公候,这主意便是甚佳了。”
他进一步解释道:“这样一来,既惩戒了权贵之家,也让世人看到,父皇与汉高祖刘邦不同,并非猜忌功勋的暴君。”
“再者,此次风波之后,即便今后他们有所过失需被治罪,也没人敢对父皇说什么三长两短了。”
朱元璋静静听着爱子分析,满意点头:“还有补充么?”
朱标收起笑容,郑重说道:“。。。。。。”
还有一点,发生如此重大的案件,中书省和御史台都无法推卸责任。
至于刘夫子那边自不必多提,李先生的这个官位怕是快到头了。
殿下,李先生曾经是胡惟庸的举荐人。
这招策略表面保全了殿下的颜面,实际暗藏玄机,既为自身铺路又主动承担责任。
胡惟庸的确能力超群,他的所作所为让我深感寒意。
朱元璋听后淡然一笑,
“有能力是好事,既然他这么优秀,那自然得委以重任。”
朱标略微思考,轻轻点头,
“是,孩儿明白了。”
正当朱元璋觉得事情已定,正准备与儿子聊聊家常时,
殿外一名太监急匆匆闯入。
“陛下!凤阳传来紧急军报!”
父子俩都是一愣,
凤阳会有什么紧报?
但很快二人神情一变,似乎想到了什么。
又是老五闯祸了!
朱元璋神色转冷,
“呈上来。”
“是!”
很快那份急报便送至朱元璋手中。
他迅速浏览起来。
还没看到一半就已经坐不住,猛地站起身来。
“混账!那个不成器的东西竟敢这样做!”
朱标被父亲的反应吓了一跳,
“父皇,发生何事?老五在凤阳又闯了什么祸?”
朱元璋满脸阴沉地将急报递给朱标,
“你自己看看,他到底干了什么荒唐事!”
朱标接过急报,仔细阅读。
越看神色越加凝重苍白,
“老五居然……怎么可能,怎么能对五个持有丹书铁券的公侯之子痛下杀手?”
“这可真是捅破天的大事,朝堂上的公卿们岂会善罢甘休?”
“这……该怎么办才好啊?”
朱元璋怒道,
“这小子胆大包天,简直是无法无天!”
“朕真是不该让他提早离宫,这才多久就惹出这么一堆事!”
“上次开封的事已经让文武百官对他颇有微词,那些御史的弹劾奏折都堆成山了。
眼下又闹出这么大的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