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丹书铁券是开国之主赐予众多功臣的一种特殊特权,以便于在犯错时能够获得改正的机会。
可让朱棣始料未及的是,竟然有人会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来动用这一特权。
朱亮祖看着神情阴郁的朱棣,平静地拱手说道:“殿下,如今是否能网开一面?”
网开一面?
朱棣的目光转向了老刘头父女。
老刘头陷入了沉默,他的眼中充满了深深的悲哀。
随后朱棣又看向了府衙外静待的百姓们。
众百姓也纷纷屏息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期待他做出决定。
此刻摆在朱棣面前有两个选择:
第一种选择就是考虑皇帝父亲的权威和颜面,宽恕五人;但这样的选择必将使百姓寒心。
第二种则是抛却天子之名,坚决处死这五人,捍卫百姓的利益;然而此路艰险,因为他将因此惹上滔天祸事——未经允许擅杀持有丹书铁券之人,即便是在父皇面前也难以全身而退。
因为这会让朝廷重臣对皇帝产生质疑和失望。
朱棣内心的斗争十分激烈。
可短暂的犹豫过后,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依从内心的真实想法!
就算你拥有丹书铁券,就能为所欲为吗?
若大臣失去民心还可更换新人!
若是百姓离心离德,大明根基就会瓦解!
心意已定,朱棣目光坚定地看着朱亮祖反问道:“若是本王就不打算放过他们呢?”
一语既出,在场众人震惊莫名。
就连原本垂头丧气的老刘头,在听见这话时也不禁抬起头来重新打量这位王爷,眼中泛起久违的光彩。
正在念经默祷的道衍和尚瞬间睁开眼睛,满是惊讶。
堂下站立的陆贤更是难以置信地看着朱棣,心中疑惑重重——为何连陛下钦赐之物都无视不顾?
而府衙外围观的百姓们闻听此言后,全都眼睛发亮,带着无比期待的眼神观察事态变化。
自然这其中最为震撼的,还是朱昱等五人以及他们的靠山朱亮祖。
“什么?我们可是持着陛下钦赐的丹书铁券!殿下难道还不肯放过我们?你究竟想做什么?”
朱亮祖也深感震骇——这位周王殿下居然连圣旨都视若无睹?随之镇静过后忧心忡忡道出一句警告:“殿下此举可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你知道其中的利害吗?”
“所有的后果,本王一力承担。
回京之后我也自会向父皇请罪!”
这一句话从朱棣口中吐出,犹如磐石一般,不容置疑。
见到朱楠态度如此坚决,朱亮祖也颇感为难。
他实在没料到朱楠竟这般强硬。
就在朱亮祖思忖对策之际,陆贤看不下去,连忙劝道:
“殿下,此事还请三思。
我们犯不上这般较劲,殿下前途一片光明,犯不着为了这几个人断送前程啊!”
道衍和尚此时也不得不出言相劝:“阿弥陀佛,殿下,恶人自有天罚,报应尚需时日,还请再斟酌一番。”
连道衍和尚都觉得,因为朱昱等五人致使朱楠断送大好前程实属不值。
辎重营的将士们也纷纷下跪恳求:“恳请殿下三思!”
对于这些士兵而言,他们并不希望朱楠因纨绔子弟而断送前程,如今辎重营已将之视为与朱棣一脉相承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