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们说清楚,在我这里是兵即兵,不管是什么辎重营或者正牌军的区别。
只要穿上这身军服,就要时刻准备出战。”
自朱橚踏入辎重营那一天起,这群人就开始陷入无尽的训练折磨当中,花式锻炼花样翻新。
直到每一个人都筋疲力尽才肯罢休。
整整十五天下来,让近千名辎重营士兵天天都有如熬岁月。
他们并非未曾有过反抗的想法,甚至有些已经开始谋划叛乱。
然而问题是,朱橚一个就可以轻松碾压全营。
这还玩什么呀?
他们仿佛是一位陷入困境却无法挣脱的女子,既然无从抗拒,便只能选择默默承受。
随着时间推移,日复一日的操练渐渐成为习惯,辎重营的士兵们开始觉得,这份艰苦似乎并没有最初想象中那般难以忍受。
不仅如此,他们还察觉到一个事实——那位平日如恶魅般的主官,其实隐藏着鲜为人知的一面。
每到夜深人静时,总有人目击到白天冷酷无情的主官会悄无声息地为训练中受伤的战士敷药,也会帮那些睡觉没盖好被子的人重新掖紧被角。
在不知不觉间,朱橚那恶魔般的形象已在众将士心中悄然改变。
他们逐渐明白,原来所谓的恶魔也有柔软和体贴的一面。
到了洪武五年四月,大明王朝再度吹响了征伐北元的号角。
这一次战役的目标十分明确:彻底剿灭驻守和林的北元朝廷,终结北元对大明边疆构成的威胁。
不过,在这场即将展开的大战中,明朝军队需要正面对抗一位声名赫赫的敌方名将——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
面对这位早在元末乱世就已威震天下的对手,朱元璋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当年,能与扩廓帖木儿抗衡者,仅有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位顶尖猛将。
朱元璋曾在众多将领面前问道:
“世间奇男子,到底谁人可称?”
手下将领齐声响应:“常遇春统帅万人莫之与敌,当为真正奇男子。”
然而朱元璋听罢一笑说道:“遇春诚然杰出,却为朕所用。
朕若不能臣服王保保,此人确实堪称奇男子也。”从这段话中足以看出朱元璋对王保保何等推崇。
因此次征战必须面对强敌王保保,朱元璋这才决意命徐达出任主帅,同时准备分兵三路进攻:
中部由征虏大将军徐达率领五万骑兵经雁门直驱和林,志在制敌要害;
东部则委任李文忠为先锋领兵出居庸关向应昌进发再沿土拉河北上袭击和林;
而西路则是由征西将军冯胜指挥取道金兰奔袭甘肃作为牵制部队混淆敌军视线,让他们猜不透明军的真实意图所在。
一切军事规划确定之后,十五万玄武湖雄师整装待发!
遵照计划分成三条线路前进。
在这过程中,朱橚无可避免地分配至徐达统率的中部大军,专责保障中军补给运输任务执行。
然而朱橚指挥的辎重营并没有跟随徐达麾下五万铁骑同行。
毕竟那是一支全部配备双马的纯骑兵部队,行军极为迅速。
反观朱橚负责的辎重营全属步兵且携带大批粮草物资,根本无法企及骑兵的速度。
不过,徐达还是下达了明确指令,要求朱橚务必于一个月内由京城赶到雁门!这是军令,绝不容有失!
经简单计算后朱橚知晓:从京城到雁门全程接近二千五百里,也就是说他们平均每日需完成八十三里的行军距离。
这个指标已经逼近辎重营正常的负荷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