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见面?!
朱元璋颇感意外。这一回答与标儿出门时的态度判若两人。而且,不见面如何消气呢?
朱标知道父亲的心思,索性主动解释:“听有容说,那韩某声称已经有了头绪,最晚明早便能配出药来。”
朱元璋听后立刻坐立难安,情绪随之起伏。但想到那些太医判定无效甚至有害的药方,他的期待瞬间打了折扣。
“标儿,你觉得那人真的能治好病吗?”
朱元璋踱步一阵,忽然转身问道。
朱标答道:“未去寿宁宫前,我并不确信。去过一趟后,我的信心增强了许多。”
朱元璋闻言挑眉:“在那里,你发现了什么新线索?”
朱标点头,从怀中取出几页折叠整齐的纸,递给了朱元璋。
“您一看便知。”
听到这话,朱元璋按捺不住好奇心,急忙展开查看。他迫切想知道是什么东西让朱标如此笃定。
下一瞬,满怀期待的朱元璋却僵在原地。
朱元璋只觉得眼前一震,仿佛遭到了某种强烈的视觉攻击。
这是什么东西?!
上面写了些什么?
这些字简直像是狗爪子划出来的!
朱元璋揉了揉发疼的眼睛,心里暗自嘀咕:要不是知道自己儿子是个孝顺的,真要怀疑这是他故意拿来的毒害自己!
“父皇,忍着点,横着从左往右读。”
朱标的提醒恰到好处地传来。
朱元璋强忍着不适,照做查看。
看了一阵子后,他开口说道:“编得真是不错的故事。
不过,不知后来是不是也像施耐庵、罗贯中那些人一样,在字里行间暗指当下的事。”
朱元璋话里带着不满,显然韩成写的这部《射雕》,让他联想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他对罗贯中、施耐庵等人的印象很不好。
幸好,朱元璋并未在此事上深究。
“这人的书写习惯以及那些没见过的简化字,确实能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他说的话。”
朱元璋虽出身草根,却聪明过人,不仅爱学习,还能迅速抓住关键点。
就像现在,他才看了一眼,就明白了朱标让他看的是什么。
“可这字也写得太糟糕了!
难道后世的人都不练字了吗?
连最基本的字都写不好,还有什么资格上学?”
朱元璋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接着,他又一次忍受着眼睛的不适,继续盯着手中的纸张。
看了片刻后抬头说:“满篇都是没见过的简化字,仔细琢磨还能理解意思。
虽然简化了不少,但还是保持了汉字的本质美。
这不是一个人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必定是一群精通汉字研究的人,花了许多时间精心推敲后才形成的……”
从这一点来看,更加确认了韩成穿越者的身份并非伪造。
因为如果这是假造的,所需的人力物力太过庞大!
“我从中获得了一些灵感。
标儿,你觉得咱们以后是不是也能推广简化字?
这样的话,可以大幅降低识字的难度,让更多人学会识字。”
朱元璋说着说着,眼神愈发明亮,觉得这个念头十分可行。
朱标沉思片刻后微微颔首,同时也对父亲多了几分钦佩。
同样是读完这段文字,自己为何没能想到这般妙策?
“此事影响甚广,若父亲执意为之,必遭诸多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