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有一言不敢隐瞒。
近日我家店铺生意清淡,幸得贵商会之香皂、肥皂相助,我对李公的经商才华甚为钦佩。
此次登门拜访,除致谢外,还想问是否有机缘与李公交往一二?”
李伟听罢心中一震,他目前尚在起步阶段,若能得到沈家的支持,发展必能一日千里!
想到朱家那边的事情,李伟就没了底气。
没有搞定朱家,这桩生意怎么也稳不住!
思索片刻后,他决定实话实说。
他故作愁眉苦脸地叹了口气,对着身价百亿的沈老板说道:
“沈老板,实话说,昨天皇上刚刚提拔我当了工部侍郎,三品官。"
沈经听得一头雾水,升官就升官吧,干嘛摆出这么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尽管他不懂“凡尔赛”这个词,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话语背后意思的理解。
沉默片刻后,沈经重新露出笑意:“李大人升官,那是好事,小人在此恭喜了!”
说着,他又递过一张银票表示祝贺。
李伟翻了个白眼,摆摆手。
“你应该清楚,大明律例规定,四品以上的官员不能参与经商。"
沈经恍然大悟:“原来李大人是担心这个啊?这简单。"
“哦?你有什么办法?”
李伟惊喜地问。
沈经张了张嘴,却又迟疑起来。
有些事情大家心里都明白,但就是不能挑明。
想了想,他委婉地说道:“李大人,朝中官员经商的并非少数,虽然律例上写得很清楚,但总能找到应对的办法。"
李伟听完这话,无奈地摇摇头。
别的官员或许可以通过一些隐秘手段钻空子,但他不行。
朱家对他的监视实在太过严密,一旦做了违反规矩的事情,肯定会被发现。
“唉,不行,本官一直遵守法规,绝不会做违法乱纪的事。"
沈经内心更加钦佩,没料到李大人如此正直。
然而,这样以来,他也无计可施。
律例上明确规定,不仅是官员本人,就连家人亲属也不允许经商,这一点朱家抓得特别严。
这时,李伟灵机一动,提议道:“要不我把明黄商会连同香皂、肥皂的配方一起转让给沈老板?”
沈经一听,立刻激动地说:“李大人真要卖?”
在他看来,明黄商会和香皂的秘方可是摇钱树,谁会笨到主动放弃呢?
李伟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如果能卖个好价钱,这确实是省事又划算的办法。
“只要价钱合适,可以谈。"
“那李大人开个价?”
“十万贯!”
李伟试探性地报出了一个数字,说实话他觉得自己有点狮子大开口了。
沈经略作沉思,并非觉得明黄商会的估值过高,毕竟每年数万贯的盈利,很快就能回本。
只是他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听闻这商会乃皇上亲赐名号,还与皇家店铺竞争。
李伟身为皇帝近臣,即便行事嚣张,宫内太监也无可奈何。
若换了他来接管,结果就难说了。
沈家虽在朝中有几分人脉,但皆非显赫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