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劳模,大明朝二百多年间,仅有崇祯皇帝能与其相比。
朱元璋正在用餐时,大太监徐寿进来通报。
“陛下,亲军督尉府的毛骧求见。"
朱元璋听后心中一动,料想昨夜突然入宫的怪人案情已有进展。
于是放下筷子说道:“让他进来。"
“臣领命。"
徐寿答应一声退出了大殿。
不久,毛骧匆匆步入,伏地叩拜:“臣参见圣上。"
“免礼,平身。"朱元璋摆手示意。
他原本规定臣子觐见不必总是跪拜,但这些下属总爱以此表忠心,动辄跪地叩首。
“谢陛下。"毛骧恭敬起身。
“昨晚那个小子交代出什么了吗?”朱元璋问。
“回陛下,有。"
毛骧恭敬回答,却未接着讲下去。
朱元璋微微一愣,心里已明白几分,随意挥了挥手:“都退下吧。"
此言一出,周围伺候的宫人太监纷纷行礼退出。
毛骧这才继续说道:“陛下,臣押下那人后尚未用刑,他便招认了。
只是他反复说自己来自六百年外的世界,起初臣以为荒唐,但后来提及胡惟庸之事。"
听到这里,朱元璋眼中闪过锐利的光:“哦?他怎么说?”
“他说他在史书里读到,胡惟庸意图丞相,陛下因此将其处死,并且……”
说到这里,毛骧咽了口唾沫,此事关乎生死,由不得他不紧张。
朱元璋淡然瞥了他一眼。
毛骧不敢隐瞒,直言道:“并且陛下借此机会,废除了丞相制度,从此世间再无丞相!”
朱元璋脸色骤变,内心震惊。
他对胡惟庸迟迟未动,朝中确实有智者生疑,但他们皆无法猜透他的用意,他的真正目的只有他自己知晓,他也从未告知他人,坚信无人能看穿。
毕竟废除丞相的事情,听来匪夷所思。
然而此时,这个莫名出现的怪人却一语道破他的心思,这怎能不令他震撼。
当然,他并不相信什么六百年后的荒诞之言,只觉得此人聪慧,或许通过某些线索猜到了他的心思,只是不明白他为何在这个紧要关头出现,究竟有何目的。
“他还说了别的什么?”朱元璋追问。
“臣得知此事后,立刻让人堵住他的嘴,关押起来,并派快骑禀报陛下。"毛骧低头答道。
“此事还有谁知情?”朱元璋语气低沉地问。
“除了臣,另外一名文书与三名将士得知此事,已被臣囚禁在牢中,臣已派人守着门口,禁止任何人进出。"
“嗯,你做得不错。"朱元璋微微颔首。
毛骧闻言稍感安心,看来暂时不会有性命之忧。
“昨晚当值的两名侍卫如何了?”朱元璋接着问。
“那二人一口咬定没见到人进出,臣认为他们追随陛下已久,忠诚无二,应该可以信赖!”毛骧答道。
这两名侍卫同属亲军督尉府,皆为自家兄弟,能救一个算一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