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严楼从军器局出来,浑身汗透,官服黏在背上,难受得紧。刚回值房,礼部侍郎周延龄就候在那儿,这人是严嵩的铁杆党羽,平日里鼻孔朝天,今儿却满脸堆笑,看得严楼心里直犯嘀咕。
“严佥都,可算把您盼回来了。”周延龄皮笑肉不笑,手里摇着把檀香扇,“皇上近来一心向道,对青词极为看重,命我等进献佳作,听闻严佥都才思敏捷,在浙江时那篇《平倭赋》可是名震一时,这不,我特来求您赐墨宝,给咱们长长脸。”
说着,他身后的小厮赶忙递上一个雕花檀木匣子,打开一看,里头是十锭雪花银,白得晃眼,还有一摞上等的青藤纸,那纸张透着股淡淡的药香,是写青词的专用纸。
严楼心里明白,这哪是求青词,分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严嵩一党向来与自己不对付,自从自己查了火器刻纹、揪出裕王通倭的事儿,他们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狗,恨得牙痒痒,指不定憋着什么坏呢。
他盯着那匣子,指尖摩挲着袖中刚从军器局拿到的火器改良图纸,脑子里瞬间闪过陈九斤满是老茧的手,还有陈铁蛋那刻着“京营七号纹”的尸体,眼神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
“周大人谬赞了,只是如今倭寇未平,我满脑子都是战事,怕笔下难有那超凡脱俗的仙韵,误了周大人的事儿。”严楼推辞道,眼睛却紧紧盯着周延龄的反应。
周延龄脸色微微一变,转瞬又恢复了笑容,折扇一合,在掌心轻轻一拍:“严佥都这是哪里话,皇上心系天下,平倭本就是替天行道,这青词里若能融入此等大义,那才是真正的佳作,皇上看了必定龙颜大悦。”
严楼心里冷笑,知道这坑是躲不过了,便伸手接过纸墨:“既然周大人如此抬爱,那我就献丑了。”
回到内室,严楼坐在案几前,望着空白的青藤纸,烛光摇曳,映得他面色阴晴不定。
青词这东西,讲究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词句要华丽玄虚,是嘉靖帝用来和上天沟通的玩意儿,写好了能平步青云,写错一个字,那可是欺君之罪。
他想起严嵩一党和陶仲文那帮道士勾结,拿匠户子弟的命炼什么“火魂丹”,恨得牙痒痒,握笔的手不自觉地攥紧,指节泛白。
思索良久,严楼提笔蘸墨,朱红色的墨水在笔尖凝聚,落下时行云流水,一篇青词一气呵成。表面上,词句对仗工整,满是对嘉靖帝的歌功颂德、对修道的虔诚向往,可在那些华丽的辞藻里,严楼暗藏玄机,“倭寇”二字化作“倭氛尽散,寇孽伏诛”,巧妙地嵌入其中,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看着写好的青词,嘴角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心想,严嵩党羽不是想害我吗,那就让你们尝尝这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滋味。
三日后早朝,朝堂上气氛凝重。周延龄满脸得意,率先出列,双手高高举起严楼写的青词:“陛下,臣幸不辱命,求得严佥都佳作一篇,愿陛下圣寿无疆,修道有成!”
司礼监太监接过青词,呈到嘉靖帝面前。皇帝靠在龙椅上,神色倦怠,拿起青词扫了几眼,原本还算平和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啪”的一声,将青词摔在地上:“严楼,你好大的胆子!这青词里怎会有‘倭氛’‘寇孽’这般不祥之语,你是咒我大明战事不利,还是咒朕修道无果?”
一时间,朝堂上所有人都跪地噤声,大气都不敢出。严嵩捋着花白的胡须,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徐阶微微皱眉,目光担忧地看向严楼。严楼却不慌不忙,“扑通”一声跪下,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陛下明鉴!此乃天大的祥瑞之兆啊!”
嘉靖帝正怒火中烧,听到这话,愣了一下,疑惑地看着严楼:“你说什么?祥瑞?”
严楼抬起头,目光坚定,声音洪亮:“陛下,‘倭氛尽散’,预示着我大明军队即将在抗倭战场上取得大捷,将倭寇的嚣张气焰彻底扑灭;‘寇孽伏诛’,正应了陛下的天威,那些作恶多端的贼寇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是上天在暗示,陛下的圣德感动天地,庇佑我大明江山。”
他一边说,一边从袖中掏出一个小巧的火器模型,那是军器局刚研制出的改良火绳枪,“陛下请看,这是臣近日在军器局督造的新火器,经过改良,射程更远,威力更大。此等神兵现世,不正是上天助力我大明平倭的明证吗?”
严嵩党羽们纷纷出声驳斥,指责严楼是在狡辩,故意曲解青词之意。严楼却不为所动,直视嘉靖帝:“陛下修道数十载,所求无非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如今倭患将平,这正是上天对陛下诚心的回应。臣斗胆请陛下将此青词焚于天坛,告慰天地,让上天见证大明的威德,也让倭寇知道,我大明有陛下的庇佑,坚不可摧。”
嘉靖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目光在严楼和地上的青词之间来回游移。严楼心里也紧张,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知道,此刻自己的生死、火器改良的前途,都悬在嘉靖帝一念之间。
“够了!”嘉靖帝突然拍案而起,“严楼所言,不无道理。传旨,明日在天坛祭天,焚烧此青词,告慰天地神灵。”
严楼松了口气,心中暗喜,余光瞥见周延龄气得脸色铁青,却又不敢发作。退朝时,严嵩经过严楼身边,冷冷地哼了一声,那眼神像淬了毒的刀。徐阶走过,袖口轻轻碰了碰严楼,这是他们之间默契的鼓励。
当晚,严楼在值房批改火器改良方案,烛火忽明忽暗。窗外传来轻微的响动,一个黑影一闪而过。严楼警惕地握紧腰间佩刀,起身查看。
只见窗台上放着一张纸条,拿起一看,上面写着:“严嵩已在搜罗你‘妖言惑众’的证据,小心行事。”严楼知道,这是徐阶的人传来的消息。他将纸条凑近烛火,看着它化为灰烬,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他拿起笔,在图纸上重重地写下“必胜”二字,心中默念,严嵩党羽,咱们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我定要在这青词陷阱里,为大明杀出一条血路,让火器改良得以推行,还百姓一个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