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太阳就像个巨大的火球,烘烤得大地一片炙热。
一辆满载着发酵猪粪的农用车停在了东乡菜场机耕道路边。
陈家志、敖德海、赵玉三人头戴草帽,将一袋袋粪肥卸下,堆放在路边。
还好是腐熟了的,不然臭味能熏得人吃不下饭。
“老敖,今天下午和明早就先辛苦你们两一下,将这1。5吨粪肥,还有生石灰撒到6号地里去。”
“行。”
6号地有一亩已经打了除草剂。
1。5吨粪肥刚好够1亩,成本450元,等明早卖了菜后,又可以去拉一车,一批一批的把6号地整出来。
三人卸车时,菜场里不少人都看到了,陈家志还没进门,就听隔壁李明坤说:
“秀才,你这还真是肯投入啊,听说明年这地就得被征收了,你在土里费这么大功夫,不都白费了吗?”
陈家志抹了把汗水:“这不还有大半年呢,怎么会白费呢,只要出一两茬好菜,这成本就回来了。”
“哪有这么容易,未来的事怎么能说的准。”
“有啥好难的,我们为什么南下花城?还不是因为花城经济发展得更快,经济发展好,这蔬菜需求和价格还都得上涨。”
“反正我是不敢这样投入。”
“猪粪不肯投,遮阳网建议你们也及时上,等到夏天了,薄膜没有遮阳网好用,管理不善薄膜还可能把菜闷棚闷死。”
薄膜其实还能用一段时间,但遮阳网既能防晒降温,也能防暴雨冲刷,比薄膜更实用一些。
薄膜可以等冬季时再用。
李明坤的胆子一如既往地小:“算了,我再看看。”
戚永峰也走了出来:“志哥,我们可不像你,最近赚得多,有底气,我就算想投,也没那么多钱。”
陈家志感觉戚永锋有点变了,最明显的一点,最近没有拐着弯的夸他帅了。
黄娟也没有前段时间那么热情,可能日子缓了过来,虽然陈家志帮了戚永锋,但戚永锋每天也帮忙带菜,又看他大把大把收菜,挣的钱远超其他人,心里有些酸了。
“随你们吧,到时候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就是。”
进门后,李秀已给他打好了小半桶热水,二姐在陈家芳在后门炒菜,易定干难得拿出纸笔在写写画画。
“快去洗一下吧,家志,洗完好吃饭睡觉。”
这种天气,一天洗两三次澡很正常,何况才搬了有机肥,身上还有股味道。
洗澡时,陈家志碰到了郭满仓。
“家志,你肥料在哪买的?”
“就村口新开的那家,不过他那里的肥料有些品牌养分不足,你得看准了挑。”
“我照着你的买不就得了。”
“哈哈哈,你要信我当然可以。”
郭满仓看似一直不显山显水,但其实最近一直有菜卖,很稳,收入也不少。
相比李明坤的胆小惜财,也更愿意投入,如今显然也准备囤点肥料。
陈家志乐见如此。
他不怕别人过得好,只要众人还是菜农,就不可能比得过他。
洗完澡,回到家里时,饭菜已经上桌,红光油亮的大肘子放在盘子里看上去就很诱人,陈家志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
“兄弟,快来吃,你这肘子挑的不错。”
“都吃,都吃,不用等我。”
“等肯定要等,不然我怕你下次不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