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眼睛一亮,却又推辞道:“要是麻烦事就算了,我现在练剑也挺好。”
朱瞻基直截了当地问:“爹,您知道西汉时期的邸报吗?”
朱高炽点头回答:“邸报就是各郡国在京城设立的办事处用来传达朝廷政令的文书。”
朱瞻基赞叹道:“爹学识渊博,这太子之位您坐得稳稳的。”
朱高炽嫌弃地甩开他的手:“少在这儿耍嘴皮子,快说正事。”
朱瞻基笑着解释:“邸报确实重要,但它主要面向诸侯,并不适合普通百姓。
爹,我们不如搞一份面向全国的邸报如何?”
朱高炽眼前一亮:“叫什么名字呢?”
朱瞻基脱口而出:“就叫大明皇家人民日报吧!”
朱高炽满意地点点头:“嗯,简称,人民日报!”
"一份专为普通百姓准备的邸报,让他们知晓朝廷的一些政策,宣传政策的优点,还能揭露*污吏,并且可以登载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和诗词!"
"至于父亲您嘛,您就是这份大明皇家人民日报的第一任主编,负责审核报纸的内容!"
朱瞻基越讲眼中越有光彩,
其实这报纸的事儿,在明末已经有了初步的样子。
甚至有人专门以此为业,送报纸给别人。
不少文人雅士也在日记中提到自己常看‘邸报’。
这种邸报除了内容比后来的报纸简单些,但作用差不多,都是统一印制的。
如果真让咱家这不太聪明的父亲来做这份报纸,这其中的好处可是显而易见的!
至少从此之后他会多一个发声的机会。
"大明皇家人民日报?"
朱高炽念了一遍这个名称,随后有些犹豫地说:
"儿子,你觉得这个可行吗?"
"给百姓提供邸报来报道朝廷的政策虽然很好,但百姓中识字的人不多啊!"
"万一我们弄了这个日报,百姓却看不懂,那可就麻烦了!"
朱瞻基听了这话倒不怎么担心,摇摇头带着几分得意笑道:"爹,您这就有所误解了。
自古以来咱们华夏人什么都好,不过有一件事您可能不清楚。
就说这邸报的事儿吧,我敢跟你打赌,只要有一百个人里有一个识字的,看过了报纸内容,不出两天,整个村子的人都会知道它的内容!"
朱高炽眨了眨眼,没太明白朱瞻基这话的意思。
一百个人里只要一个人知道了报纸的内容,就能让所有人都知道?
朱瞻基没有给自家不太聪明的父亲解释这个道理。
主要是他也说不清,总不能说农耕民族闲时爱聊些邻里八卦吧?
聊着聊着就扯到天下大事上去了。
朱高炽依旧有些怀疑,朱瞻基接着说道:"再说,我们办报纸可不是为了挣钱,只是想宣传朝廷的政策罢了。
即使百姓看不懂,让那些读书人了解下朝政不是也好吗?等他们考取功名当了官,也不会对朝政一无所知啊!"
"这样确实很不错!"
朱高炽听罢,立刻点头,心中微动,毕竟他对天下士子还是颇为挂念的。
以往几次会试,他都亲自主持,深知朱瞻基所言甚是中肯。
虽然科举选了不少英才,但许多人要成为可用之才,还需历经漫长的实务历练。
否则,多数人根本无法应对繁杂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