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后来的皇帝们各有千秋,昏庸无能者不乏其人。
有的是铁杆拥趸,有的沉迷*致病,有的数十年不上朝,有的闭门修道,有的改行当木匠,甚至还有勤勉治国的。
这么多昏君,明朝照样屹立不倒,朱瞻基觉得自己歇一歇也无妨。
似乎察觉到了朱瞻基的心思,朱棣的声音顿时低沉下来。
“御医讲了,你父亲身子欠佳,你得用心些!”
“哦,哦?”
朱瞻基微微一怔,觉得这话好生耳熟,想起源头后,背脊一阵发凉。
迟疑片刻,望着满心期盼的朱棣,满腹疑虑地开口:
“皇祖父,这话怎如此熟悉?您在外头是不是有遗落在民间的子孙啊?”
“混账东西,找打!”
朱棣脸色骤变,挪了挪屁股,随手就要寻个物件。
朱瞻基动作敏捷,起身便逃,刚跑几步,一块金灿灿的令牌呼啸而来,落在脚边。
这令牌由纯金铸成,落地时发出沉闷声响。
翻转几次,上面的四字清晰可见:“如朕亲临”
。
朱瞻基脚步一顿,毫不犹豫一把拾起金牌揣入怀中,加快步伐,边跑边喊:
“谢皇祖父赏赐!”
话音未落,人已不见踪影。
“混小子,无礼!”
朱棣望着朱瞻基远去的身影,忍不住骂了一句,待看不到人影时,嘴角抽动几下,终究笑了。
乾清宫内一时寂静。
许久,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悄然现身于殿门口。
那人探头往里窥视一番,二话不说掏出几颗金豆塞给守门的老太监,还带着询问之意。
老太监不动声色收下,摇头示意,刚要再问,朱棣洪亮的声音响起:
“进来!”
“是!”
鬼鬼祟祟的身影猛然一颤,忙应一声,露出谄媚笑容,小跑进殿。
对着榻上读书的朱棣行了个大礼,叩拜毕,高声道:
“儿臣朱高煦叩见父皇!”
礼毕,迟迟未见回应,朱高煦偷偷抬头一瞄,立刻撞上一张似笑非笑的脸。
正是不知何时站到他面前、蹲坐在那里的朱棣。
朱高煦咽了咽唾沫,冷汗直冒地望向自己的父亲,小心地试探喊道:
“爹……”
“嗯!”
听到叫声,朱棣点头,仍不起身,只是继续盯着他,似笑非笑。
当朱高煦感到背后寒意刺骨时,朱棣这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笑着说:
“老二啊,爹年纪大了,又要打仗了。
你大哥身子弱,你就得多担待了。”
“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