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确实懂得如何表现自己。
朱瞻基心中默默地给周忱贴了个标签,随后笑着说道:“好,快坐下,别拘束。
今天找你来,是有件事想听听你的看法,若你没问题,这事就交给你去做!”
周忱听后恭敬地说道:“殿下请讲。”
朱瞻基瞥了一眼旁边的夏原吉,本想让他开口,可夏原吉却摆出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朱瞻基无奈,只好说道:
“前几天,我向皇上提议收购草原上的羊毛,借此减少牧民养马的数量,此事已获皇上批准,由我和户部共同负责。
但这事牵涉甚广,不仅需要派人去草原收购羊毛,还需有人将这些羊毛处理妥当,编织成毯子或衣物等物。”
朱瞻基简略地介绍了事情背景,看着周忱说道:“所以,我让夏大人请你过来,是因为听说你在财税方面见解独特,想听听你的想法。”
最后一句是朱瞻基看了资料上对周忱的评价后的感想。
周忱是永乐二年的进士,虽现于刑部任职,但当年考中的文章对财税有独到之见。
朱瞻基认为,这也是夏原吉推荐周忱的原因。
毕竟财税与户部紧密相关,有这样的人才,夏原吉自然不会让他埋没在刑部。
收购羊毛?
周忱闻言蹙眉沉思片刻,才看向朱瞻基道:
“殿下之意是通过收购羊毛,促使牧民增多羊群,减少马匹数量?”
“正是。”
朱瞻基点头答道。
“草原牧场有限,只要我们愿意收购羊毛,牧民见有利可图,自然会增加羊群,而羊群增多而牧场不变,牧民必然减少其他牲畜。”
周忱思索了一会儿问道:“臣之前曾在应天的集市见过胡人售卖毛毯,只是这东西气味浓烈,制作费时费力且价格昂贵,所以鲜有人问津。
想必殿下手中已有去除羊毛异味的方法了吧?”
“不错。”
朱瞻基点头,他料到周忱会想到这一点,连夏原吉都猜到了,被夏原吉推荐的人若想不到这点,恐怕夏原吉也不会推荐给他。
“若是如此,此事确实可以一举两得,不仅能减少牧民养马,还能大有收益!”
周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说道:
“然而此中有几件难事。
一是即将北伐瓦剌,草原诸部必定对大明之人严加防范;二是商队赴草原购羊毛的安全难以保障;三是若骤然大规模收购羊毛,恐会惹得草原人起疑。”
听到周枕所言,朱瞻基对他更是刮目相看。
俗话讲得好,一个人的主意总有局限,两个人一起谋划就更周全,三人商量起来事情就好办多了!
经周枕提醒,朱瞻基也意识到其中的问题还真不少。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略作思量后便说:
“这都不是什么难题。
北伐不过是针对瓦剌人,我们可以与其他部落照常贸易。
至于安全问题,我们可以让牧民自行将羊毛运至边境交易就行!”
朱瞻基说完,瞥了眼夏原吉,接着说道:“此事还得仰仗夏大人。
烦请夏大人替朕拟一道奏疏,请求开放边关互市,到时候双方就在互市上交易便是!”
朱瞻基话音刚落,夏原吉立刻应承道:“臣遵旨!”
“嗯,这样就只剩下最后一件事了!”
朱瞻基见夏原吉答应下来,继续说道:“若大量收购羊毛会引起草原人的怀疑,那我们就告知他们朕打算迁都顺天的消息。
顺天冬季寒冷,我们需要收购大量羊毛,正是为了迁都顺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