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金忠手持长杆,立于众官员之前,条理分明地解说。
周围僚属亦纷纷发表见解。
朱瞻基虽认真聆听,却只似懂非懂。
他对军事筹划素来兴趣缺缺。
后世所学的战争理念,无非四个字:“火力为王”。
不论敌方设下何等圈套,只需一发炮弹覆盖,轰上个把小时再说;待对方阵地崩塌,再派遣步兵持械前进;若仍有顽抗,则继续重炮猛轰,直至完全平息,再令大军发起总攻。
正思忖间,一名身穿青袍、胸口绣有白鹇图案的五品文官忽然双膝落地,朝着朱瞻基跪拜:“刑部员外郎李子奇冒死上奏,请太孙殿下替前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解缙大人昭雪!”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整个乾清宫瞬间陷入沉寂,众人齐刷刷投去目光,聚焦于那名跪伏的中年人身上。
朱瞻基也是一怔,他只是随意散步至此,冷不丁冒出个人直接跪下喊冤,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
难道自己还继承了侦探天赋?
就在此时,夏原吉疾步赶来,厉声喝道:“大胆!解缙案乃圣上亲自下令拘押,若有冤情,当时何不申诉?偏趁圣驾刚离应天府,便来喧嚣叫屈?究竟是谁主使你?居心何在?意欲何为?莫非你以为圣上不在应天府,太孙殿下年轻可欺,便想趁机生事?”
夏原吉怒火未消,略作停顿后又向朱瞻基拱手施礼。
夏原吉出列奏道:“臣恳请殿下处置此人于殿前无礼、挑拨皇家和睦之罪,暂押刑部大牢,待事后再由刑部与大理寺共同审理。”
言毕,李子奇面色骤变,苍白如纸。
朱瞻基心中暗叹,这分明是夏原吉为他解围,却也将这小子的意图昭然若揭。
这人显然是受人驱使,前来充当炮灰。
此人背后之人意欲何为,假意**实则挑拨他与祖父的关系显而易见。
解缙之事,乃老皇帝亲下旨意囚于诏狱,如今老皇帝才走,他便要对解缙动手,岂非授人以柄?这般行事,只会让老皇帝以为他不知天高地厚,甚至怀疑他有意拆台。
不仅如此,此举一旦不成,难保老皇帝不会借机迁怒解缙,甚至赐死。
解缙名望极高,朝野皆知,若因此丧命,难免有人会将矛头指向他。
他沉吟之际,忽觉失神片刻,再定睛一看,却见李子奇跪在地上瑟缩。
朱瞻基目光渐炽,嘴角扬起笑意,冷声喝道:“本太孙一眼便看出你居心叵测,分明是纪纲那厮派你来陷害于我。
老实招来!”
他眉飞色舞,语调高昂,仿佛眼前这位宛如精致绣娘一般。
他的目光炽热地凝视着李子柒!
他刚才还在盘算如何敛财,眨眼间财富已近在咫尺。
百万历史穿越者的发家秘籍首条:抄家、灭族、抱粗腿。
可粗腿他抱不上,祖父是个寒酸之辈,连打仗都要看别人给多少银两。
父亲更是一点也不比他强。
朱家上下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好不容易攀上了户部,却碰上个吝啬至极的夏原吉。
眼下摆在眼前的最好法子便是抄家。
按理说,老朱头发迹后,对*惩治得是人头滚滚。
老朱头离世不过十来年,其余威仍在,朱小四亦是位堪比老朱头的*。
如此一来,大明朝廷里的官员虽谈不上尽皆清廉,但朝政也算得上清明。
在这种状况下,一般不会有什么惊天巨案,自然也就没有抄家致富的机会。
然而世事无常,总会有些例外。
恰巧的是,纪纲就是这样一个特例,在大明奸臣排行榜上稳居第十。
此人追随朱棣还是燕王时期便开始崛起,朱棣攻破德州城时,被他扣住战马,冒着生命危险请求效忠。
朱棣见他胆识过人且骑射娴熟,便收他为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