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处,借口尿遁的两人蹲在花坛后面分赃。
“说好的七三分,给你五块。”
洛伊泽豪气地拍给小胖五块钱,“多的五毛就不用找了,记得保密!”
夕阳下,洛伊泽数着剩下的十块巨款,浑身都是斗志,他总算体会到了赚钱的乐趣,重拾商业信心!
现在才卖出去一盘,还有八盘,明天是钢琴私教课,老妈负责接送,要防止被她撞见,用有限的时间去卖……
就在洛伊泽忙着和其他相熟的小朋友沟通“这般那般,如此这般”的时候,《虫儿飞》总算开始有了水花。
首先是电台每天的定点播放,主持人时不时就强调一下:“听说这首歌的小歌手是咱们江城人,刚刚上小学呢,或许小朋友们身边的就是哦~”
然后纸媒也开始报道——《6岁女童创奇迹,专家称童真治愈成人焦虑》
随着宣传的声音逐渐变大,在这本就没多少娱乐活动的年代,街坊领居走亲访友的时候,总会把这些消息当作谈资传来传去。
“哎,听说广播里唱歌的女娃是潘阳街小学的学生?”
“对对对,还在读学前班呢!这么小就唱歌了,貌似家里是搞戏剧的。”
“哦,戏子啊,那难怪了……”
谈着谈着,安风的身份就被她们挖了个底朝天。
在这个年代就是如此,有什么稀奇事总会造成集群效应,一听说身边有个唱歌的,那肯定好奇啊,不是谁都能发歌的,于是纷纷开始主动打听。
跟风是天性,音像店也紧跟潮流,把磁带摆在最显眼位置,进来一个就吆喝一声,直到几十盘的库存卖光,才赶紧招呼出版商拿货。
这些事情,离安风她们挺远。
但在幼儿园和低年级学校这些地方,《虫儿飞》是最先火的,很多学校的文艺比赛上,节目单上的C位全是《虫儿飞》。
安风初为明星的体验也很深刻,每次一到学校,回头率拉满,进了教室,喧闹声都为之一静,课桌里塞满同学送的零食和小纸条。
老师时不时就让她上台教唱,校长也在升旗仪式上点名表扬……
总算让她体验到了一把洛伊泽早就体验过的“别人家的孩子”那种爽快感。
这让她每天美滋滋的,感觉身边全是好人,除了某个。
“这已经是本周第七个了。”刘晓丽无奈地看着沙发上堆成山的毛绒玩具——全是出版社转交的“粉丝礼物”。
沙发下,棉花犬正对着其中一只泰迪熊龇牙。
洛伊泽扣了扣脑门,不知道该选哪个。
他作为词曲作者,可以优先挑选这些礼物,这是老妈特许。
在刘晓丽看来,端水就要端平,女儿得了名气,儿子也要享受一些好处才行。
而对于有选择困难症的洛伊泽来说,他真的好难抉择。
所以没办法,他只好勉为其难的全收下了,打算抽个时间全拿出去换成钞票。
安风对此表示绝望,眼看着某个最喜欢的玩偶就要被拿走,她赶紧掏出零花钱,屈辱的买下本就属于自己的礼物……
时间一天天过去,盗版的影子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