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跛公子的替嫁小夫郎[种田 > 第45章 对娃儿不好(第1页)

第45章 对娃儿不好(第1页)

见俩人眼生,阿婆耷眉瞧了好一会儿,伸手擦了把襜衣,出声问道:“两个小娃娃是来寻人的?”

是也不是,抿了下稍有些发干的嘴唇,沈柳开口道:“说是这家庄户卖牛,阿娘叫我带妹子来瞧瞧。”

镇子挨靠着山,天气变化得快。方才还日光灿灿,现下日头被层云遮住,透不出多少天光。

不多远的牛棚里传来吃草声,小牛打着清亮的鼻鸣,哞哞地轻哼。

阿婆又深瞧了会儿沈柳,叹息道:“看牛啊……哎。”

闻声,沈柳皱了皱眉,问道:“是有啥不妥吗?”

“命苦哟。”

阿婆年纪大些,本就好与人说道说道,眼下沈柳问起来,话匣子一打开啥都往外倒。

这户人家汉子叫范大,说是少时跟着爹娘上山采菌子,不小心踩空滚下山摔坏了,左手少一根指头,说话也不咋利索。

家中本就还有个小儿子,他又有隐疾,爹娘都不上心,年过二五了,好不容易说到户人家,这才成亲,家里就马不停蹄分家,叫他出去过。

上个月夫郎临盆,不料难产,折磨了两天一夜生下个小哥儿。

夫郎体亏得厉害,瞧郎中、喝草药,把家中攒下的不多银子花得所剩无几。

俩人正是最难的时候,求着范大阿娘过来帮衬,就算不顾着儿子夫郎,可孙儿终归是自家的。

谁料那婆子一瞧生了个小哥儿,连夜背上包袱就走了,还顺走了家中两根条瓜。

阿婆气得直拍巴掌:“你说这叫什么人啊,家里就恁缺口吃食,非从人家刚生了孩子的哥儿嘴里抠食吃!”

“景哥儿气不顺,常常夜里头哭,那范大是心疼夫郎,可笨嘴拙舌的,人家都哭完要睡了,他都还没张开嘴。”

果不其然,屋头里又传来呜呜咽咽的哭声,顺着才起的长风刮进耳朵里。

沈柳瞧了瞧顾知禧:“那咱还进去吗?”

“随我来吧。”婆子招呼上俩人,又絮絮叨叨,“范大可宝贝家里的牛,养得壮实着呢,一听说他家要卖,好些人来瞧,那范大心肠软呐,别个是拉货干活儿用,他就心疼不肯卖,哎哟,自家都过成这样了,还心疼牛呢!”

绕过篱笆墙,进大门,阿婆站在院里喊人:“范大快出来,有人来瞧牛了!”

里头传来磕磕巴巴的一声应:“来、来了!”

不多会儿,门嘎吱一声打开,出来个挺壮实的汉子,许是常年耕地劳作,皮肤晒得黝黑。

家里夫郎还在做月子,怕风吹了他,屋门上用棕麻编了帘子,里头塞着芦花,很是厚实。

范大叫了声人:“婶子,您、您来了。”

“哎,过来瞧瞧景哥儿,你们说,我进屋了。”

范大见她手里端着碗,帮忙开门掀帘子,待人进了里屋,再细细把帘子放好,将门关严实了。

还不待人说话,里头蓦地传来一声哭腔:“呜呜呜婶子,要不是有了实哥儿,我真是不愿活了!”

范大难堪地别开头,缓了会儿,才同沈柳和顾知禧磕巴地道:“来、来看牛啊?”

三人一块往院子的牛棚走,镇子的冬天寒得紧,就是牲畜也得垒夯土墙才好过冬,棚顶的厚实茅草压得低低的,又用麻绳子捆扎防固,就是起大风也能扛得住。

门用绳子缠紧,往上一拉就开了,门板子用草帘子裹了两层,缝隙里塞着碎麦秸,还是漏进丝丝冷气。

往里头瞧,棚子收拾得很是干净,连牛臭味都淡。拴牛桩子裹了层干麻布,地上铺的麦秸有新有旧,潮气重的角落撒了草木灰。

一大一小两头牛正偎在一块儿,石槽沿儿上结着薄冰,母牛吃两口草,小牛就过来蹭一蹭,顶亲热的。

沈柳仔细瞧了瞧小牛犊,他虽没养过牛,可给富户做工时倒是见过,这小牛犊比寻常犊子骨架要宽,也胖上不少,四条腿粗得小柱子似的,蹄壳油量泛着铁青。

见范大进门,亲昵的哼哼两声,一双眼珠子琥珀似的亮堂,瞧着就聪明。

这牛好,精神还漂亮,沈柳一眼就瞧上了。

范大伸手摸了摸小牛犊,转头看向沈柳:“小、小公子买牛,是、是做啥用啊?”

“家里相公早晚要做工,平日里接送他,到了春秋时帮着翻地做做活儿,家里的地也不多大,总共不到五亩,不多累。”

闻言,范大点了点头,又把俩人叫近了来瞧:“这、这买牛,得会看。”

家里的牛好,即便别个只是来瞧一瞧,他也要给人讲清楚。

老话都说“牛长马短”,买牛犊得买腰身长的,这样的犊子才能长成大牛。

就连买牛的季节都有讲究,秋冬得买肥硕的牛,夏秋两季草木好,牛吃得饱,这会儿最好长膘,壮实丰满了才好过寒冬。

要是秋冬的牛就瘦骨嶙峋,多是有病难治,到冬冷起来,怕是挨不到春就得病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