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食物堪比黄金。
用粗粮打窝,李天元绝对是独一份。
晶莹的雪花落在李天元身上,瞬间化作水珠。
待一切准备就绪,李天元的破棉袄已经湿漉漉的,眉毛和头顶的毡帽上更是被一层厚厚的冰霜包裹。
天气很冷,但他的心很热。
想到家中的妻子,想到自己等会儿的收获,哪怕在零下三十度的天气里他都心潮澎湃,干劲十足。
接下来,只等大鱼入网。
但李天元并没有闲着,而是用顺来的铁丝开始制作简易的捕猎夹和捕猎套。
他准备明天上山,趁着这场大雪能逮到多少野味算多少野味。
万一运气好,能整一头大野猪,他就不再为过冬缺少口粮而发愁了。
老婆和小姨子对他的态度也会有所改善。
否则,以家里现有的那两颗冻土豆,别说过冬了,恐怕他们能不能活过明天都是未知数。
李天元从小跟着父亲打猎、制作陷阱、套具,耳熟目染,早已把这些技巧背得滚瓜烂熟。
没一会,他就做了一大堆捕猎套具,顺来的铁丝也用完了。
与此同时,脚下的渔网开始晃荡。
“大鱼入网了!”
李天元心中一喜,连忙抓起渔网,开始收网。
冰冷的河水打湿他的双手和衣裤,哪怕他的双手被冻得通红,他都毫不在乎,丝毫没有感到寒冷。
待到整张渔网收起的瞬间,里面赫然有五条大鲤鱼不停地蹦跶着。
“哈哈哈,爽!”
李天元兴奋地吆喝了一嗓子,有了这五条大鲤鱼,老婆和小姨子就能熬过今晚,等明天他上山打到猎物,再给她们好好改善伙食。
(大通山是祁连山支脉,南峰北坡,各有一河。南面的叫大通河,距离四坪村最近,北面的叫黑河。它们均属黄河支流,水资源丰富,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黄河大鲤鱼。黑河在先秦时期还有一个名称,叫弱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指的就是它。)
收好渔网,李天元美滋滋地背上步枪,拿起地上的捕猎套具,心满意足地朝家中走去。
身后的雪地上留下一个又一个脚印。
……
夜已深,四坪村沉浸在厚厚的积雪当中。
夜很静,静到能听着雪花落下的声音。
李天元踩着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风雪再大,也挡不住他回家的路。
家里,李天元走后,许妙云就把仅剩的两颗冻土豆切成丁,熬了一锅洋芋糊糊。
又从婆婆家借来半碗糌粑给妹妹补充体力。
(糌粑是西北独有的一种主食,主要把青稞炒熟、晾干,用石磨磨成面,食用时与酥油茶、奶渣、糖混合在一起,用手捏成团直接食用。)
当下白砂糖和酥油、奶渣都是紧俏货,只有供销社才有,别说许妙云买不起,就算村长家也没二两。
许妙云两姐妹只能就着洋芋糊糊一起食用。
“姐,你不是没吃饱吗?干嘛还要留两块糌粑?”
“呃……没事,早点睡吧。”
许妙云没有正面回答妹妹的问题,而是把剩余的洋芋糊糊和两块糌粑端进厨房,放在还有余热的灶台上。
然后回到房中,吹灭煤油灯,上炕睡觉。
不多时,院内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
动静很大。
两女瞬间惊醒,睡意全无。
“什么声音?”
“家里该不会进贼了吧?”
“赶紧穿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