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穿越1951娶娄小娥 > 第87章 生物药厂(第2页)

第87章 生物药厂(第2页)

等我从北京开完会回香江的时候,我再过来一趟吧。”

李旭东一口气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然后带着许秘书和阳明就要走,沈厂长他们哪里肯放啊,拼命想要留住李旭东一行,来一趟就给了这么多好处,要是再多留几天,说不定还有惊喜呢?!

老沈同志一边指挥人联系省委,一边找人帮李旭东订好招待所,说什么也要招待一天,还拿着李旭东的介绍信订好了去四九城的飞机。

留在星城也没什么事情,李旭东想出去看看这座英雄的城市,抗日战争打了八年,在湘省就打了六年,星城在数次对日战争中被打成了一片废墟,都说湘省人不怕死,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确实当得起一个英雄城市。

只是李旭东自己就是湘省人,可没有半点要吃苦的想法。

沈厂长有一台嘎斯货车,只能坐三个人,阳明当仁不让的接过方向盘,笑着说道:“我们不需要司机,你们放心吧,这座城市我们很熟的,晚饭就不必等我们了,我们去街上吃饭,饭后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说完就发动了汽车。

星城地界是不可能迷路的,李旭东总是提前把道路指好,方便阳明开车,白沙古井是必去的,这里虽然小众,但是也算是个好去处,要不是公务缠身,李旭东真的想搞一辆旅行房车,带着几个老婆周游世界。

可惜这个愿望要等孩子们长大,能独当一面才能实现。

接下来要去的是天心阁,星城唯一留下的一段老城墙,还是明清时期修建的,这里算是整个星城的最高点,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地方,这段城墙挡住了小日鬼子多次进攻,实在是功不可没。

再往西面走就到了南门口,这里也是很繁华的地段,这条路是黄兴路,星城的历史名人太多了,李旭东想去湘江河边看一看,汽车继续西行,几百米的距离就到了。

这一片地方李旭东来得多,承载了李旭东很多儿时的记忆,河对面是岳麓山,河中间就是橘子洲头,江面上,除了点点白帆,就属放排的最多了,星城的夏天超热,小时候无知,在这条江里游泳,喜欢爬上排跳水玩,丝毫不觉得危险二字为何物。

以前不懂得哲学,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路上走走停停,来到了坡子街,这里因为沿江的缘故,商业比较发达,做大小买卖的都聚集在这里,李旭东饶有兴致的带着他们闲逛,看中了什么东西,李旭东还用地道的方言和商贩砍价,公私合营还合不到小商小贩这一块,遇到李旭东喜欢的吃食,李旭东也会买上一些,大家一起品尝,糖油粑粑那是真的用油和片糖熬制出来的,又糯又软,还有葱油粑粑,糖撒子,李旭东不让多吃,因为还有火宫殿没去的。

作为老星城人,对火宫殿当然非常的熟悉,损毁过又重新修建过,然后赶上文夕大火,整个星城被国军付之一炬,一座烧毁的城市让小本子连进城的想法都没有了。

市政当局拨款、地方商贾集资再建火宫殿。

庙宇内泥塑神像没有恢复,改用一块樟木厚板雕刻了“赤皇上品三火宫殿洞阳大帝南丹纪寿天尊神”

的神位。

等到湘省和平解放,政府拨款修缮火宫殿木架棚屋,安置了一些失业的饮食商贩,小吃风味不减当年。

这里还没进行公私合营,里面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可谓一绝,三个人在这里大快朵颐,吃得特别开心,尤其是许秘书和阳明虽然不太喜欢辣味,但是架不住食物又辣又香啊。

在星城呆了一天,李旭东不怎么喜欢应酬,只是陈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想法和思路,也给农业厅的同志们出了一些创汇的点子,强调了农业也要和高科技紧密结合的道理和关系,没再逗留还是坐上了火车。

南北方向的火车上,乘客可以明显感觉到四季的变化,过了鄂省,就需要添加衣服,重新回到四九城里,一切还是那么熟悉,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李旭东最喜欢的时代,人人都充满了活力,社会也不复杂,街上红男绿女随处可见。

许秘书和阳明可没有李旭东那么多感慨,离家这么久,总有他们牵挂的人和事,看着他们归心似箭的样子,李旭东挥了挥手,直接放了他们的假,让他们回家了,李旭东也拖着行李,坐上了黄包车,只是去哪里李旭东自己也不知道,还是去南锣巷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穿过垂花门就进了院子里,今年过年过得早,春天的风虽然还夹杂着一丝丝的寒意,但是站在院子里晒太阳吹牛打屁的妇人还是不少,李旭东笑着点点头,打开了自己的房门。

房子里很干净,李旭东正在奇怪谁会这么勤快帮自己收拾,前院赵家的婶子慌里慌张的跑过来说:“那个,那个李干部啊,我们家的情况您也知道,家里人口多,我们家老大去年又结婚了,家里实在是腾不出地方,就想着和办事处王主任申请房子,结果一直申请不到,想要联系您也联系不上,这不就找了小姜帮忙,借了您的房子暂时住着,也算是帮您看着家,您放心,您家里的东西我们一样都没动,而且小姜送来的那些瓶瓶罐罐我们都帮您收起来了,而且我们出租金,您等我一会儿,我现在就去屋里给您拿钱去。”

李旭东都听愣了,自己虽然不经常回来,可是没这样的道理啊,心里正郁闷着,一大妈和龙老太太跟着进屋了,李旭东收拾好心情,笑着和两人寒暄着:“龙太太,您这身子骨可好啊?一大妈,您的心脏病好些了没有?”

“好啊,我这身子骨还能熬上几年,你咋没把慧真和孩子一起接过来啊?”

龙太太说。

“我就还是这老样子,唉!

是我拖累了我们家老易啊。”

“我这次回来是要开会,顺便回来汇报工作呢,慧真肚子里又有了一个,这舟车劳顿的,我就没让她跟着跑,怪累人的,咱没那个必要让她伺候着。”

“这次换钱,你换了没有啊?”

李旭东笑了笑:“我不怎么缺钱,所以就不给国家添负担了,您俩家里都换了吧?”

“我没钱,换什么换啊。”

龙太太眨着眼睛大声说道。

“我们家换了,只是这钱换了之后觉得亏得慌啊,你看看一万元才抵得上现在的一块钱。”

一大妈是个算细账的,低声嘟囔着。

在香江出差的人基本上都不怎么领工资的,要领也是家属去领,李旭东连财务的大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他在香江领的港币也是许秘书代领的,平时李旭东的口袋里也不揣钱。

赵婶过来了,一再的陪着小心,龙太太和一大妈也帮着说好话,李旭东也理解,一大家子人住着三十平不到的小屋,确实不方便,租金该收还是要收的,只是李旭东还要好好收拾一下,该拿走的要拿走,另外协议还是要单独签一份的,自己和赵家的关系还没好到任何事都去搭一把手的地步,今天就让他们家先挤一挤吧。

打定了主意就开始收拾,客厅还是老样子,小姜还是按时把她能收集到的一些报纸和瓶瓶罐罐送到了李旭东的家里。

很久了,李旭东很久没有研究过古董了,现在不是研究这些东西的时候,这些东西先放在这里,等许秘书和阳明来了之后再搬到那边家里去算了。

晚上去哪里吃饭呢?一个人实在是不想做饭,正想着这个问题呢,下班的和放学的人群都回来了。

赵德义带着媳妇儿和小孩子过来了,他算是个听李旭东话的,李旭东对他的映像也比较好,一过来就陪着笑脸说:“李哥,实在是对不住啊,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我们一家子实在是没什么办法了,我们家里的情况您也知道,其实家里还是有点钱的,我想去外面租房子住,可是老妈舍不得她这大孙子,要是两头跑的话,又怕。。。。。。”

赵德义这小子比李旭东还高半个头,估计有一米九了吧。

李旭东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甭说这些,我在这里也呆不了多久,这次是回来汇报工作和开会的,咱俩签个协议之后你可以一直住在这里,我还有别的地方住,但是你小子可别给我搞得乌烟瘴气,不然我可要找你算账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