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扣住我的下巴,五指微张,空出一块地方,用刀刃极为谨慎地刮着。
他的动作很慢,阳光微暖,三月青草的清香给了我睡去的理由。这个理由很充分,我乐于接受
。半梦半醒之中,他好像在叫我的名字。我大概没有回答他。他喊了几声,接下来便没了声音。
有一个温软的东西轻轻碰了一下我的嘴唇。很快离开。
我下意识睁开眼。亦廷正从我身上退开,跪到一旁,静静清理刀上的胡渣,没有什么特别的表
情。
大概是他抽开手的时候,手掌不慎碰了我一下。
——别无它意。
我起了身,随口对他说笑一句。日后解甲归田,便是兄弟们偶尔一聚,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怎么没有。他抬眼看我,目光清澈坦直。
我不禁笑他胡涂。乡下不比军营,这儿的人司空见惯,可若叫你的乡里瞧了去,还不得笑话你
?
他还是固执地看着我。若我双手残废,你也不肯?
我怔住。
回过神来时,早已顺手给了他一拳。他硬梆梆站着,纹丝不动。
第一句出口的话很严厉。不许乱说。
第二句出口的话很自然。你总还有你的结发妻。
【妻】
而我没有。
在我十岁的那年,我父辈长居的那个山寨接到了一道官令。
因当地嫁女娶媳十分讲究,须重金下聘,才可成婚。那时战乱刚过,乡民贫苦,拿不出象样的
嫁妆,也付不起高昂的礼金,有好几年无人筹办亲事。地方官吏唯恐乱世之中民丁不足,荒田短兵
,强令男子十五,女子十三以上者必须婚嫁,否则治罪。
我家中一贫如洗,爹娘担心日后有变,急匆匆找来邻舍同样揭不开锅的一户人家,两家商议,
为我定下了一桩娃娃亲。
数年之后,官府老爷早已换人,那一道官令也渐渐成了废纸。
那户人家做了些小本生意,赚到一点钱,而我的双亲仍旧清贫,对方慢慢瞧我不起,几番冷嘲
热讽,爹娘只是苦苦忍耐,盼望对方信守承诺。毕竟没有聘礼,要寻一桩亲事难如登天。
十六岁那年,我偶遇良师,第一次踏入军营重地,从此四方奔波,无暇归家。
军衔固高,事实上我并没有什么地位。那时,调配边关的将领往往都是官场失势,受人排挤的
对象。那门亲事一拖再拖,自我驻守西北,家书中每每催促,我也抽不开身。几年前,爹娘忽然大
喜过望地来信告之,说那家的姑娘愿意北上边关,早日完婚。
我毫无准备,只好硬着头皮到附近的一座小城中求购缨绳,敷衍了事。
许嫁之女发上着缨,以示与人结发。唯有为夫者才可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