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夜天子怎样 > 第49章 哚妮收房(第3页)

第49章 哚妮收房(第3页)

叶小天和四位好友边说边笑,边笑边喝,依依之情,溢于言表。

乔枕花拍着叶小天的肩膀,大着舌头道:“叶……叶兄,我爹……我爹很……欣赏你啊。你知道吗?我爹说,只可惜……你不是进士,也不是监生,否则他一定……保举你做御史。你要是做御史,一定让那些贪官污吏闻风丧胆,哈哈哈……”

蒯鹏等人都笑了起来,叶小天慢慢举起杯,微笑道:“你我兄弟今日一别,还不知何日再见……来!大家干了这杯酒。”

叶小天举起杯来一饮而尽,霍然立起,向张泓愃等四人抱一抱拳,大步走出小亭,高声吟道:“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花老爷、徐老爷,不阴不阳王老爷,我叶小天又回来啦!哈哈哈……”

自古以来,交通要道就与财富有着不解之缘。

如果是一条运河,那么运河两岸的百姓就会受惠。

而那些可以停泊商船的码头,必然会随之建起一座物丰人华、富得流油的城市。

旱路也是一样,一条交通要道,必然惠及沿路百姓。

而像贵州驿道这样贯穿南北的唯一通道,葫县又处在驿路入口的关键位置,自然也就成了该县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如今云南与缅甸王打得如火如荼,大量军需物资需要通过葫县运往前线,这连绵不断的物资运输就像一辆不停漏油的车子,一路挥挥洒洒的,随便接点儿就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县衙门口,人山人海。

几个披麻戴孝的人打着一条横幅,恰好把县衙大门挡住,横幅上面用红色的颜料在正反两面写着几个触目惊心的大字:“人命贱如草!谁来主公道?”

叶小天的车马到了衙前大街就难以前行了,叶小天弯腰从车里出来,手搭凉篷向前观望,奇道:“本官衔草结环,悄无声息而来,不该惊动百姓们才是啊,怎么有这么多人夹道相迎?”

展凝儿骑在马上,乜了他一眼,揶揄地道:“叶大人,你还没睡醒吧?这些人都背向着你,是欢迎你归来的么?”

叶小天哈哈一笑,从车上跳下来,举步向前走去,口中道:“让一让,劳驾,请让一让。”

那些看热闹的百姓里有人一回头,惊见叶小天出现,不由骇然叫出声来。

于是那不认识叶小天的,也知道这位就是那赫赫有名的叶典史了,登时为他让出一条路来。

那些披麻戴孝的人连哭带骂正闹腾,挡在衙门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衙役们突然骚动起来,紧接着他们就扶着水火棍齐刷刷单膝跪下,激动欢喜地叫道:“叶大人!见过典史大人!”

叶小天抬头看了看那条横幅,又扭头看了看那些披麻戴孝、长跪衙前的妇孺,缓缓走上石阶,目光一扫,见一个衙役颊上赫然有五道紫红色的指痕,好象刚刚被人用力掌掴过。

叶小天便向他一指:“你,过来!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儿?”

那衙役激动得满面通红,他瞟了一眼那些刚才还嚣张不可一世、此时却有些惴惴不安的大汉,对叶小天道:“大人,近来云南那边正跟缅人开战,驿路需要时时维修才能保障通行,这些人都是家里有人服役修路的。”

叶小天听到这里已经隐隐猜到了些什么,不禁问道:“死了人?”

那衙役道:“是!前两日有一处地段塌方,埋了十多人。”

叶小天道:“服徭役是每个百姓应尽的义务,朝廷对死伤也有抚恤的规定,为何还这样?”

那衙役还没说话,忽然有个妇人悲愤地喊道:“大人,百姓当服徭役,小民自然知道。可是,我男人已经出了四次工,我家邻居陈二却只服了一次徭役。这次本该陈二去的,如果官府能秉公办事,我丈夫也就不会死了。”

叶小天回过头,目光已锐利如刀:“这位大嫂所言,可是真的?”

那衙役凑到叶小天身边,小声说明情况:以前从没如此频繁地征调徭役,也没同时抽调这么多人。

户科的簿册混乱,只好胡乱点人,这才出现有的人多服徭役、有人漏过的事。

但徐县丞只负责保证驿路的维修、运输的调度、骡马车辆的安排,所需的一切车马人手等后勤辎重,都是由知县大老爷负责的。

所以,他们……是向知县大老爷来讨公道的。

叶小天深深地吸了口气,摇头叹道:“人家牵驴你拔橛,知县大人真是越来越出息了啊。”

叶小天已经明白了,徐县丞把貌似责任最大的事情抢到了自己手里,而对于一向不喜欢承担责任的花知县来说,这正是求之不得。

可是他没想到,如此一来,所有的后勤补给事务就全都压在了他花晴风的身上。

本来县里还有一个王主簿,而且这些事正该由他负责,可是以王主簿的滑头,他会接手?

以花知县的魄力,他有本事让王主簿接手?

叶小天忍不住问道:“王主簿呢?病了、探亲,还是与徐县丞一并上了驿道?”

那衙役钦佩地道:“大人英明!王主簿先是与徐县丞一并上了驿道,之后因为年老体弱,奔波过甚,生了大病,现如今正在家里歇养。”

叶小天听了又叹了口气。

这可好,如果云缅之战朝廷大胜,论功行赏,在葫县保障辎重运输这一块,徐伯夷必然是功。

而一向喜欢低调的王主簿有了先上驿路、复又重病的经历,一个次功也是跑不了的。

作为葫县正印的花晴风纵然排在第三,也很难被人注意到了。

本来,作为一县正印,他的部下有了什么功劳,他都是功。

然而这次不同,一旦朝廷打了胜仗,谁来写述功奏章?

是军方!

军方的人整天接触的是徐县丞,看到的是他忙前忙后尽心尽力,这功劳簿上怎会把你花知县的名字排在前面?

可是一旦驿路出了问题呢?

徐县丞很容易把原因归纠于花知县,是他保障不力,调不来足够的人手又或车马工具,我天天在驿道上吃土我容易么我?

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