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夜天子怎样 > 第24章 求才若渴(第2页)

第24章 求才若渴(第2页)

这些文人对自己的墨宝最重视,虽然只是几个字,你说它一文不值也成,说它价值千金也成,万一这个不是好脾气的黎老爷狮子大开口,我全部银子赔给他都不够。

“有了!”叶小天眼珠一转,计上心来,马上对那匠人道:“不要喊,不要喊,这字刚刚浸染,还认得出来。”

叶小天说完抢过那幅纸,刷地一下展开,迎着阳光照照,点点头道:“喏,你看,这里颜色深些,迎着阳光一照,马上就显现出来了。好了,这副对联我已认出来了。”说着话,他把那幅宣纸一团就扔到了一边。

既然这些工匠还没看过这幅对联,随手编一幅给他们也就是了,叶小天心中大定,说道:“大叔莫急,取笔墨来,我把黎老爷这幅字给你写出来不就完了么?如此一来我少了麻烦,大叔你也不必被黎老爷责骂。”

那匠人不由意动,旁边有个徒弟提醒道:“师傅,这人……写的字和黎老爷笔迹一样吗?要是不同,让黎老爷看出来……”

匠人猛然惊醒:“对啊!我们是要把黎老爷这副字雕在门柱上,你的字迹与黎老爷不同,黎老爷一看就穿帮了。”

叶小天沉着地道:“什么笔体,是王体颜体还是三宋,亦或是苏黄米蔡?把那幅字取来,我再看看。”当下就有人去把那团成一团的宣纸取来,上边只看清最后一个字:瞧!

叶小天打个哈哈,道:“既非自创字体,有何模仿不得?这是……唔,这是瘦金体嘛,且待我把这副对联写出来,你原样比对一下就是。”

那匠人没法,只得取来一副宣纸,备好笔墨,铺在一块石板上,请叶小天书写。

这位黎老爷的笔体确实是瘦金体。

叶小天当初在天牢跟着那帮来自官场的人杰精英学的东西并不系统,杂七杂八。

但要说到书法,本朝最流行的三宋,古之王颜,还有这瘦金体,他可都是精通的。

他方才一直在考虑的是:这个该死的黎老爷,究竟写了一幅什么对联。

这些工匠也没有看过这位黎老爷的对联,那就好办了。

只要最后一个字也是“瞧”字,自然就能糊弄得了他们,写好了字马上溜之大吉,他们再现不对也没办法了。

叶小天想到这里,微一思忖,挥毫写就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阔,山川常在掌中瞧。”

叶小天写罢,搁下笔端详一下,自信满满地对那匠人道:“来,你来瞧瞧,可有破绽?”

那匠人连忙拿过那副皱皱巴巴的宣纸,和叶小天刚刚写就的这张一比对,笔划脉络竟是分毫不差,不由大喜过望:“谢天谢地,居然一点不差!”

叶小天笑道:“不用谢。既然如此,小可这就告辞了。”

不等那匠人反应过来,叶小天急急向瑶瑶使个眼色,两人拔腿就走。

“哎,他们还没赔墨盒钱呢。”那匠人师傅突然反应过来,抬头看看,叶小天早已走得不见踪影。

匠人师傅又端详那幅字,心满意足地道:“算了,一个墨盒值几个钱?这下总算不用看黎老爷的那副臭脸了。”

黎老爷此时正好臭着脸从府学里出来。

黎老爷名叫黎中隐,前两天刚去过一趟水西,被提学道严厉训斥了一顿。

大明南七北六十三省,各省提学道都是由各省的提刑按察使或按察副使、佥事充任的,贵州提学道则是由贵州提刑按察使大人亲自兼任。

考察一地要官员的政绩主要依据就是钱粮和治安,那么考察一地的学政官员政绩标准是什么?

当然是“升学率”,也就是考中秀才、考中举人、考中进士的人数。

铜仁这地方过于闭塞,科考上面始终难有建树。

其实不只铜仁,整个贵州都是如此,不要说在科举上比不了江浙,就是比北方诸省也望尘莫及。

那些土司老爷们的直系子侄倒是年年都有进学的,可那个基本上就是“保送生”,成绩不重要,决定他们是否进学的是身份。

铜仁已经连续两年没出秀才、举人了。

提学大人这次下了严令,如果今年铜仁府学再没什么建树,他这个府学教谕也就干到头了……试想黎教谕的心情又哪能好得了?

那工匠师傅生怕再出意外,先停了别的活儿,把那字贴在门柱上正要进行雕刻。

黎教谕沉着脸抬头一瞧,突然站住了,怒气冲冲地喝道:“住手!这门柱上的题字,是谁的?”

那工匠心中一跳,暗叫不妙:“教谕老爷莫非看出来了?不对呀,那笔迹明明一模一样。”

工匠师傅硬着头皮陪笑道:“黎老爷,这不是您老的手书么?”

黎教谕喝道:“满口胡言,本官题的根本不是这副字。这字究竟谁写的?还不从实招来!”

那工匠师傅一听,暗叫一声苦也:“被那浑球小子给骗了!”无奈之下,只得一五一十地对黎中稳招了供。

黎教谕一听更是大怒:“岂有此理!你这匹夫竟敢如此欺瞒老夫,老夫……”

黎中隐指着工匠师傅的鼻子,声音突地戛然而止。

那工匠师傅大惊,赶紧道:“黎老爷,您消消气儿,您骂我吧,您打我吧,您怎么着我都行,您可千万别气出个好歹来。”

“哈哈哈哈……”黎中隐突兀地转怒为喜,哈哈大笑。

吓得那工匠师傅急忙退了两步,谨慎地举起了手中的凿子:“教谕老爷可别是气疯了心,神志出了毛病吧?”

黎中隐喜滋滋地问道:“你方才说,写这字的是个少年?”

工匠师傅胆怯地点点头:“应该……应该是个少年,面相嫩得很,就算不是少年,也是刚刚成年的娃子。”

黎中隐又往门柱上看去,越看越是欢喜:“字写得好,这对联儿写得也大气。人才啊!老夫若是把此人网罗门下,还怕他不考个秀才?那老夫今年的进学率不就有保障了吗?”

黎中隐兴冲冲地问道:“那人往哪里去了?”

工匠师傅道:“往那边走了,他带着一个小女娃儿,很好认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