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瞎想了,你明儿早起不打算截胡他的钓鱼点吗?快睡吧。”严大妈安慰她。
“对,明儿四点我就起来,四点半就开始钓。非得把失去的都夺回来不可!!”严大爷的声音低了下去。
张耀东听了一耳朵,在外面笑的嘴都咧到了后脑勺。
自打坑了老严一块姜,这两天,他一直在不间断地收获对方源源不断的负面情绪值,赚大发了!
出了四合院大门,张耀东裹紧身上的大衣,打开手电筒。
根据前世的记忆,他知道距离南锣鼓巷最近的黑市有两个。
一个是位于北新桥附近的鸽子市,一个在老东安市场的旁边。
他想了想,打算今天先去鸽子市,那地方在前朝的时候是真的卖鸽子,蛐蛐儿的地方。
前朝的旗人都有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每月银钱按时到账。不用生产就有钱拿,无所事事的他们最拿手的就是玩儿。
玩鸽子,玩蛐蛐儿,玩画眉,玩女人,玩男人,在他们的捧场下,售卖花鸟鱼虫的鸽子市是很繁荣的地方。
解放后铁杆儿庄稼没有了,遗老遗少们也得脱掉长衫,开始自食其力。
在那之后,鸽子市就衰败下去。
再到后来,计划经济时期开始,落败的鸽子市慢慢的就成了专门售卖物资的黑市。
四九城倒买倒卖物资的黑市东南西北皆有,且数量不少,上面也未必就不知道。
但很多时候,采取的是一种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只在固定的日子过来扫一圈,抓几个不长眼的,做做样子。
走到距离黑市不远的地方,看看四下无人,张耀东飞快的点开商城。
几下点击过后,五条大鲤鱼,五条大草鱼出现在了他挎着的大箩筐里。
当他再往前慢悠悠地走了二百米左右,就看到了鸽子市的入口。
这里左右各蹲着四个男人,看到他出现,一个男人起身,往他的筐里看了看,伸出手:“两毛入场费。”
张耀东知道这几个人是看场子的。
来买东西的人不用给钱,卖的人根据售卖的物资和多少,要付不等的入场费。
小贩们给了这笔钱,也就等于买了一份保障。
当在里头东西被偷了抢了,或者有了纠纷,都可以找看场子的人讨个公道。
简单来说,
小贩们交这个钱,跟后世港剧里商户们交保护费一个道理。
守着黑市的都是老炮儿,会拳脚甚至有家伙事儿,也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
他们一般不过吃过界,但偶尔也会有争抢势力范围大打出手的时候。
张耀东麻溜地交了钱,然后拿到一张小竹片作为凭证,将小竹片放好之后,他快步进入黑市。
鸽子市很大,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
张耀东在里头大致转悠了一下,发现大张旗鼓将东西摆出来卖的人并不多。
大部分摊位上都只放着一张报纸。
报纸上摆着一把小米,一点鸡蛋壳,也有一点灰面,几根鸡毛的。
摊位后面大都蹲着一个半蒙着脸的男人,用一双鹰隼一样的眼,打量着来往的人们。
看到张耀东走近,一个公鸭嗓的男人朝他笑了笑:“兄弟,第一次来卖东西?”
张耀东点头。
“来吧,在我旁边儿卖,咱们俩搭个伴儿。”男人说着,往旁边挪了挪,给张耀东腾出一些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