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微微一笑,起身拱手道:“吕将军勇猛无双,但天下大势并非单靠武力便可速胜。”
“臣建议,先易后难,先北后南。”
“先解决孔融,再集中兵力对付曹操和袁术,最后再对付袁绍和刘备。”
“如此步步为营,方能稳操胜券。”
郭嘉不慌不忙起身说道:“贾参谋长的策略虽稳妥,但耗时过长。”
“臣建议三路齐发,同时进攻孔融、曹操和袁术,让他们无法合兵一处。”
“如此一来,敌军必顾此失彼,我军则可趁势各个击破。”
白起沉吟片刻,起身说道:“郭副参谋长的提议颇有道理。”
“以我大秦的军力和国力,确实可以支持三路出击。”
“但最大的问题是,若曹操等人避而不战,不与我军野战,固守城池,我军便不得不一座座攻城,伤亡必然巨大。”
法正起身补充道:“武安君所言极是。
臣建议,除了军事战,还应发动舆论战。”
“我们可以散布消息,宣扬秦军的无敌之势,让关东联军心生畏惧,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如此一来,敌军士气必然低落,甚至可能不战自溃。”
庞统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臣还有一个提议。”
“甘宁将军的水师可以沿江而下,直取袁术的庐江郡,扰乱其后方。”
“袁术一旦后方大乱,前线必然军心不稳,我军便可趁势进攻。”
诸葛亮摇着羽扇,神色从容地说道:“士元所言极是。”
“此外我军粮草充足,可以采取围城不攻的策略,攻心为上。”
“待敌军士气低落,再一举攻城,可减少我军伤亡。”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嬴昊听得频频点头,最后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沉声说道:“诸位爱卿的提议都很有见地。”
“经过方才的讨论,本王决定采纳三路齐发的方案。”
“具体安排如下:张辽、贾诩负责攻打孔融。”
“本王亲自率领郭嘉,攻打曹操。”
“白起和荀攸负责攻打袁术。”
…
“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齐声应道:“臣等遵命!
愿为大王效死!”
嬴昊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坚定地望向殿外,仿佛已经看到了天下归一的盛景。
他沉声说道:“好!
既然如此,诸位即刻准备,一个月后出兵。”
“此战必为我大秦开创万世基业!”
殿内群臣齐声高呼:“大王万年!
大秦万年!”
……
大秦日报的头版头条以醒目的大字写道:“秦王仁德,天命所归,天下归一在即!”
报纸一出,街头巷尾顿时沸腾。
报童们挥舞着报纸,高声吆喝:“快来看啊!
秦王劝降关东联军,天下太平指日可待!”
行人纷纷驻足,争相购买,茶馆、酒肆、集市,人人手持报纸,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