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县里,初九慌忙跳下车,往前走着。
江淮大步跟上来,戏谑道:“太阳还没出来,是热了吗,脸怎么这么红?”
“……”初九无视他投过来的目光,转头先去找上次带毛根去吃的那家早餐店。
今天倒是没带饼子,她要去县里这事儿也是一大早才告诉奶奶的,省得老人家天不亮就起来和面烙饼,太麻烦了,县里随便对付一口就成。
两人吃过早饭,便去往革委会。
这里跟后世的办公大楼不一样,也就是低矮的二层小楼,进门就能看见墙上那几个“为人民服务”的大字。
踏上木质结构的楼梯,几个内部人员匆匆下来,见到江淮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初九见状,打趣道:
“没想到你在这儿还挺吃得开。”
“我以前的老师,现在是这里的副主任”
听着江淮的解释,初九瞬间明白过来,不是他吃得开,而是他上头的人吃得开。
走到一间办公室门前停下,江淮抬手敲了几下房门。
没一会儿,里面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进来”,推开门,只见一位五十来岁的男人坐在办公桌后面,戴着老花镜,手里正批阅着文件。
俨然一副老学究的做派。
这跟初九想象当中的可不太一样。
“江淮啊,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副主任抬头,脸上露出笑意:
接着目光一转,落在他身后的方初九身上,微微一顿。
江淮走过去,语气恭敬:“于老师,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村里办小学的方初九同志,我俩今天来是想跟你请教一下教材的事。”
被点到名的初九也跟着上前,不卑不亢地打了声招呼。
得知二人的来意,于副主任摘下眼镜,细细打量着方初九,好一会儿才点头,“嗯,不错,要教材啊,那你们可算是来对地方了。”
他说着便起身,从旁边的书架上翻出两本装订整齐的册子,递了过去。
“这些是早些年我编的扫盲教材,放这儿也没什么用,你们就拿回去参考,照着改就成。”
初九双手接过,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倒是十分详细。
没想到这一趟还有意外收获,本来是想学习的,结果对方直接甩出了标准答案,这可省了老大功夫了,顿时眼睛一亮,“真是太谢谢你了,于老师!”
于副主任摆摆手,目光在她和江淮之间转了一圈,意味深长道:“不懂的你就问江淮,这孩子聪明,是个靠谱的。”
没听出他话里的另一层意思,初九乐呵呵地点着头。
于副主任待会儿还有个会,看了眼时间,就开始赶人,“行了,先回去吧,有空常来。”
两人再次道谢后,才往楼下走去。
“没想到这事儿办得这么顺利,有了这参照本在,回去后我就试着改改看。”
江淮笑着点头,“到时候需要我来帮忙吗?”
“那倒不用,我想先自己试试,等写好了你再帮我看看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就成。”
初九下定决心要做的事,能亲自动手就不会交给旁人,江淮也没再强求。
刚要走出革委会的大门,迎面走来一个熟人。